戏曲中常用韵辙浅析

2022-11-09 02: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戏曲中常用韵辙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戏曲,常用

戏曲中常用韵辙浅析

中图分类号:J614.93 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24-01 所谓的韵辙,就是在戏曲语言中,把文字归纳化分为十三道韵,作为研究吐字归韵的规范。辙,即规律的意思。在戏曲界里往往把辙也叫做韵,以此来研究和处理唱词和念白的韵脚,这是我们戏曲从业人员(包括编剧、音乐设计、演员演唱、乐队伴奏等)所必须弄懂弄清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戏曲演唱活动中常可以看(听)到演唱在演唱时弄清唱词的归韵和韵辙,与口形的关系,随便开闭口腔,时而出现走韵和飘音的毛病,偏离字正腔圆的要求,因此,我们分析研究并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于准确传达每个韵辙的关系,进而达到演唱时的声情并茂,悦耳动听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下面就将戏曲中常见的十三道辙即:中东辙、江阳辙、一七辙、灰堆辙、姑苏辙、人辰辙、遥条辙、波梭辙、发花辙、由求辙、也斜辙、言前辙做一简单归纳分析。

一、中东辙:中东辙、又叫叮咚辙弓升辙其韵母分别如翁(weng)拥(yong)英ying)哼(heng)叮(ding)咚(dong)等,因为中东韵系鼻腔韵母,发音时舌稍向下压唇作椭圆形,发音的方法是字头由小到宽,达到字头之准,字腹之正,然后缓缓收入鼻腔,例如《寇准背靴》中寇准唱:寇来公暗跟踪,郡主跑得一留风,我年老她年轻,她路熟,我路生,高高低低路不平。中的”“”“”“”“统属中东韵。

二、江阳辙:江阳辙的韵母有昂(ang)央(yang)等。从此辙韵母的韵头来看,全系开口音,而且口腔角度开得较大,最后必须归于鼻腔,演唱者在演唱时若不收音,就必须归于鼻腔,演唱者在演唱时若不收音,就必然走韵”“跑辙。正确的发音方法是找准声母的着力点,很快抬高上颚,口腔适当放大,把气流送在软口盖上,充分发挥鼻腔和上颚的共鸣作用,然后随着声音的伸展再逐渐把韵尾收到鼻腔之中,戏曲老前辈在归韵方面,有口诀:即江阳、中东、缓入鼻中。例如:《包公辞朝》中寇准唱:万岁爷稳坐在金殿上,听老臣有本奏君王中的上(shang)、王(wang等。

三、一七辙:一七辙的拼音字母有机(ji)其(qi)等,一七辙里包括韵脚较多,在押韵上相应比较困难,口形也相应较难统一,所以对一七辙的各韵必须认真做出具体分析,然后才决定用什么口形发音。例如《三子争父》中张辛勤唱我哭天叫地无人理,分明是把我往死处逼中的理(1i)逼(bi)等可以看出他们的韵母都是单音字,发音时,口腔的门齿需要上下对齐,稍留缝隙让气流通过嘴角向左右两边咧开,成微笑状态,舌尖分别抵上软颚和下齿龈,阻气发音把气息打在上牙门。当然,不同的是bi)是闭口词。

四、灰堆辙:灰堆辙的韵母是矣(ai)威(WEI)等,是近似于齐齿呼的开口音,吐字时口腔微启,收音归i(衣),例如《秦香莲》中包拯唱:听说皇姑到衙内,猛想起当年中高魁。我在宫院吟诗对,她笑我容貌黑如墨中的内(nei)、魁(kui)、对(dui)、墨mei等字,均系灰堆辙,却是齐齿音,但细分析”“”“却有差别,发音时要略敛唇,而则按齐齿’’呼的口形发音即可。在归韵上,四个字完全相同归于i(衣)。

五、怀来辙:怀来辙的韵母都是ai(唉)wai(歪)等,应属于开口呼,但不如”“发花两辙那么大,而且口角需要两旁咧些,接近尾音时需要半开,发音的基本要领是齐出开放,平唇舒舌出声,收音归i(衣)如《寇准背靴》中佘太君唱儿媳你气不平情理俱在,为娘我殒了儿一样悲哀,两句中韵角字在(zai)和”“,发音时一定要把口腔适当打开,提高上颚,让声音圆润洪亮发出,收尾一定要归到i)上去。


六、姑苏辙:姑苏辙的韵母乌(u)系合口呼,发音时的口形,需要轻轻敛唇,口腔成月牙形,发出的声音直出无收,归韵为乌(u)如《三子争父续集》中莲氏和石憨的对唱,石憨夫你随我一同上路,咱一同寻爹爹去到封丘两句,因为他们的单韵母都是乌(u),所以在发音时一定要控制好口形。

七、人辰辙:人辰辙包括嗯(en),温(wen)晕(Yu),从韵头来看,人辰辙的发音口形近似开口音,发音又需齐出唇收韵尾由鼻腔轻轻迸出。如《三子争父》中张辛勤唱清晨起老父拣柴离庄村,一路上冷冷清清少行人两句,韵脚字cunren)属于合口呼,其韵尾是一个鼻腔韵母(a)。国家一级演员郑庆恩在演唱到此韵脚时轻轻敛唇,适当抬高上颚充分发挥了鼻腔共鸣作用,口鼻共鸣连贯协调效果极佳。

八、遥条辙:遥条辙的韵母有熬(ao)腰(yao)等,按四呼规律,本辙完全是开口,只是口腔的开放程度仅次于江阳辙。发音的基本方法是圆唇压舌出声,韵尾归如(铡赵王)中包夫人唱俺不戴乌纱不穿袍,谁不知俺是相府的女老包。以上两句韵脚字pao)和bao)分析可以清楚看出它们的韵母均是(ao)音,均属开口呼,归韵自然归为(ao)。

九、波梭辙:波梭辙的韵母有(o)喔、(e)厄等,系开口呼,只是发音时口腔较大于姑苏,又近于由求”“中东两辙,属于喉音,唱此韵辙直出无收,但是我们曲剧的习惯于音,如(三子争父续集)中张辛勤唱莫要宽慰我,我的时日已不多,已至古稀风烛年,早死免受病折磨中韵脚字我(wo)多(duo)磨(mo)它们的韵母都是(o)所以都应做开口处理,但是口腔不要开得过大,以免跑韵"

十、发花辙:发花辙系开口音,它们的都是有啊(a)鸭(ya)哇(wa)等,发音要齐口张牙即慢慢打开口腔,微微露出牙齿,与江阳辙相同,但是发音直出无收,例如(包公辞朝)中包拯唱王强贼你且在午朝门下,你听包拯我表一表包家,两句中韵脚字下xia)和家(jia)全系开口呼,只是演唱发音时,适当注意尺度分寸而已,把气息打在软颚交界处。

十一、由求辙:由求辙的拼音字母有(you)尤,(jiu)究(ou)欧等,根据四呼的定义和此韵母的特点,发音时,口腔应成椭圆形的开口呼,音出深喉,吸音归乌,如(寇准背靴)中柴郡主唱今晚上这日子实在是不好受,想起来心里跳直想把筋抽,其中,(shou受和抽(thou),它们的韵母都是(ou)韵头都是(o)全系开口呼,由于它们的韵尾都是u),因此这个韵,口腔须为橄榄形,气流打在软颚前部。

十二、也斜辙:也斜辙的拼音字母是也(ye)近似齐齿呼,发音时要领是口腔微张,喜口咧唇,扁口出声,直出无收。例如(盂姜女)中范杞良唱颤惊惊逃出了龙潭虎穴,忍饥渴苦奔波几次昏劂。范杞良出京来不分昼夜,保性命奔天涯怎敢停歇。四句中韵脚字:穴xue)劂(jue)夜(yi e)歇(xie)都是近似齐齿的口形,但是音一拖长,又近似于开口间,故而,发也斜辙的口腔规律是由i——e先小后大,直出无收。

十三、言前辙:言前辙的韵母比较繁杂,口腔变化也相应比较复杂,当然多数字属于开口音,如安(an)烟(yan)湾(wan)等,如(三子争父续集)中,张辛勤唱寒冬腊月天色变,滴水成冰刺骨寒,一步一跌往前赶,见坟茔不由我泪发涌泉。四个韵脚字:变bian)寒(han)赶(gan)泉(quan)等均系言前辙范畴。

以上仅只是对戏曲演唱中常见的十三道韵辙的践析,难免有不足之处,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探讨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8b9f76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