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介绍

2022-10-19 06: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介绍》,欢迎阅读!
端午节,风俗,由来,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介绍



一、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01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02 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不过依然没有找到,所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03 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佩戴香囊了。 04

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个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二、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因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加上祖国被侵略,从而投河自尽。当时的人们知道屈原死了之后,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渔夫会将食物投入汨罗江,希望这些鱼虾吃饱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体,这个举动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还会使用叶子将饭包起来放入河里。这个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所以,人们会在五月五号端午节这个天吃粽子,以此举来纪念屈原。 纪念曹娥

曹娥14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在55号则一天于水中溺毙,当时曹娥伤心大哭,并且在522日的时候也投江自尽,5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当时的百姓都觉得曹娥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所以,知府为曹娥建庙宇、将村镇更名为曹娥村。当时人们认为是曹娥的孝顺感动上天,所以,当地百姓在每年的五月五号会纪念曹娥。 纪念龙的节日:

闻一多以前将端午节叫做“龙的节日”,那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龙的吗?相传古时候的龙部落会矩形图腾祭祀,所以,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将粽子人到处吃水里让龙去食用,而且赛龙舟所用的也是龙舟,所以,古代人们为了纪念龙的节日,会在五月五号庆贺端午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db9a8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