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说不尽的项羽”教学设计

2022-07-13 19:0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二年级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说不尽的项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项羽,诗歌散文,教学设计,人教,不尽

说不尽的项羽(2019.3.14

----《项羽之死》人物分析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深入解读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矛盾性,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学习目标设定依据

新课标要求:

(一)语文核心素养要求: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要求: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律,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研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2019:

(一) 对文言文要求:

分析综合C(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鉴赏评价 D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学习方法:个人自主+小组交流+合作评价 四、学习环节:

(一)、解读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矛盾性,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1、阅读下面语段,思考文后问题

司马迁: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思考:

1)从“欲东渡乌江”到“我何渡为”,请揣摩项羽的心理。 2)他最终选择不渡的根本原因是不想渡,还是不能渡?为什么?

归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 2、读下面三首诗歌,思考交流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

君王卷土来?

(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

吴再起兵。




思考交流:概括三位诗人的观点,小组讨论交流各自赞同谁的看法,推荐代表发表小组观点。

3、项羽在最后反复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你认可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归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 4、阅读下面语段,探究项羽失败原因。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理学家认为“人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项羽少时虽志向大,但性格浮躁,做事不彻底。在个人修养上的缺失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起了制约作用。暗示出他的悲剧命运。

项羽的性格分析:从霸王别姬看,他过于儿女情长;从东城快战看,他好逞匹夫之勇,性格浮躁;从田父指路看,他残忍暴戾,不得人心;从乌江自刎看,他也沽名钓誉。

归结:性格决定命运。狄更斯认为“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项羽的失败正是他性格缺陷的失败,而不是上天要消灭他。

(二)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1、看视频《西楚霸王项羽》,简要回顾项羽的一生。

2、阅读不同身份人物对项羽形象的分析和评价,结合学过的《鸿门宴》《项羽之死》其它史料,请学生对项羽做出属于自己的评价。

1)司马迁评价: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2对手刘邦: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3)汉名将韩信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44)李清照评价《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5)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 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错据用人之人的位置上。

7)北师大教授韩兆琦: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有时又愚蠢昏庸的像一头驴子;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的令人发指。

8)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论项羽:

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归结: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不虚美,不隐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21b517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