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个性品格与唐诗经典接受

2022-09-25 01: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人个性品格与唐诗经典接受》,欢迎阅读!
品格,唐代,唐诗,诗人,接受

唐代诗人个性品格与唐诗经典接受

作者:王世立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11



内容摘要:源于中国古代以道德为先品评人物及文学的传统,古人将道德为人与艺术创作视为不可分割且有必然联系的整体。唐代诗人的个性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经典化的历程,诸如李白、王维、杜牧等诗人,都因其自身的个性或操守而使得其自身接受出现过波动和争议,而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诗人却因道德操守而受到推赞。因此,诗人的个性品格甚至是生活细节在其作品的接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唐诗 经典化 个性 品格 文学接受

中国古代素有品评人物的传统,且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度历来又非常注重人的道德品行,往往将道德为人与艺术创作视为不可分割且有必然联系的整体。因此诗人个性及道德品格,甚至是生活细节对其诗歌创作及经典化会产生重大影响。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就以十二位作家为例来论述作家个性气质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斡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

很明显,刘勰认为作家内在的修养和气质与其创作的艺术风格是紧密相联的,不同气质与个性的作家作品的风格千差万别。这种观点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因此有了“文如其人”的说法,与此类似,西方也有“风格即人”的论断。其实,诸如“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道德文章”等说法,都是将个性气质与艺术创作成就结合起来考察,后来慢慢超出个性气质范围,将道德品行也加入对艺术成就的考量。在诗歌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古人认为诗人品行高低甚至决定着诗歌的艺术层次和境界,尤其是宋以后,对诗人道德人品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以人品论诗的现象。如叶燮在《原诗》中说: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其人既陋,其气必尔,安能振其辞乎!

刘熙载《艺概·诗概》中也说:“诗品出于人品。人品悃款朴忠者最上;超然高举、诛茅力耕者次之;送往劳来、从俗富贵者无讥焉。”他们都是将诗人的人品与诗歌风格及艺术成就高低直接联系起来,这不得不说是体现了古人论诗时的一种共性。

不仅是诗歌如此,在其它艺术领域也同样存在以人论艺的现象。以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为例,薛雪《一瓢诗话》日:“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赵松雪云:‘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有,薄俗可鄙可鄙!’此言不特论书,直与学者当头一棒。”然而赵孟頫本人就因作为南宋遗民而仕元这一政治上的“污点”在后世饱受非议。清人傅山的态度颇具代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bf9c14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