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音乐教学法引导儿童感知音乐本质

2022-04-20 07:1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新音乐教学法引导儿童感知音乐本质》,欢迎阅读!
教学法,音乐,感知,本质,引导



创新音乐教学法引导儿童感知音乐本质

在培训教学中,通过专家的指导,我们识别并适应儿童音乐内容的年龄:儿享受单一音乐音乐形象,感受事物的典型特征和相关的音乐手段;中产阶级儿童欣赏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或两种不同的人物,不同风格的音乐体验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儿童欣赏复杂的音乐感受音乐表演的手段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促进情节。



一、充分研究幼儿特点,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针对我们的研究,在小班中,我带孩子们去享受兔子、跳、鸟飞、大象走和其他单一的节奏。通过对一个单一曲目的欣赏,孩子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对音乐产生了一致的情感体验,从而找到了音乐的高度、力量、速度等。激发儿童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初步培养儿童欣赏音乐的习惯。在国家教师参加研究活动、教学和研究小组的研讨会上,根据我班儿童的年龄特点,享受经验,选择适合我班级儿童欣赏的不同风格的歌曲:摇篮曲和歌曲。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第一,初步感知摇篮曲和进行曲的不同性质。

第二,用语言、动作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通过对比听赏,让幼儿更确切和充分体验到乐曲的性质

在摇篮曲的帮助下,儿童可以识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特点,在比较中,使儿童更好地感受到声乐的强大和强大。



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在小班我引导幼儿欣赏过歌曲《摇啊摇》,在借助歌词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摇篮曲的基本特性。在幼儿对歌曲《摇啊摇》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我又引导幼儿欣赏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使幼儿在脱离歌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摇篮曲的性质。在观摩研讨活动中,在感知摇篮曲的基础上,使幼儿对比着欣赏进行曲,从而发现进行曲和摇篮曲在速度、力度上的不同。



我们相信,在这个年龄段的中产阶级,相比之下,倾听能让孩子更准确、更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本质。通过比较摇篮曲和行军曲,可以看出儿童在两种作品中的不同特点,从而使孩子们感受到行军的力度更大。



(一)用语言吸引孩子,让孩子愿意听音乐

本次活动,在幼儿有了对勃拉姆斯《摇篮曲》的欣赏经验基础上,我引导幼儿通过听觉去感受、辨认摇篮曲和进行曲两种音乐作品的不同音乐性质。



音乐活动开始,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康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特别好听的曲子,先请你们听第一首曲子(舒伯特的《摇篮曲》)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3d8658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