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演变

2022-08-12 08: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笔的演变》,欢迎阅读!
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的演变

作者:岳贞利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1

笔的祖先应当是被中国文人誉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数千年来,毛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书法珍品。也许是由於欧洲文字的曲线较多,不大适合用柔软的中国毛笔书写,因此,毛笔并末像其他的中国古代发明那样传入西方。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有了绢帛等,再用刀就不行了,竹简上用刀也比较麻烦,速度慢也不方便修改,渐渐地就有了毛笔。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

但我認为在毛笔之前还有一种工具就是刻刀,刀也是可以当成一种书写工具,在发明绢、帛、纸之前,我们用的是竹简和龟兽壳,用以刻在上的就是刀。版画和雕塑以及篆刻等形式的艺术也是以刀来代笔,表现力也是很强的。以至于后来还有刀笔这种笔,前面用来写字,后面有类似塑料刀的东西,据说是方便那是拆信件,现在也可以用来拆快递,但由于安全问题现在见得也比较少了。

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

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我国的毛笔进入了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湖笔时期。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被称为毛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故这里出产的毛笔称为湖笔,善琏也被誉为笔都。当时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并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等制笔名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8758e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