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2-08-23 06:31: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简介及专业介绍》,欢迎阅读!
心理学系,清华大学,简介,介绍,专业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2011100616:19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摘要: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始建于1926年秋,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心理学系之一,由著名心理学家唐钺、孙国华、周先庚等人创建,为清华大学理学院六大系之一。 清华大学与心理学渊源颇深。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王国维是首个将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1922年,清华学子张耀翔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刊物《心理》,并组织成立中国心理学协会。

1926年清华大学设立教育理学系,两年后改为心理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该系并入北大。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也创造了中国心理学界的辉煌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

20085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复建,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立长期的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得到威盛集团王雪红夫妇的帮助。

2009年起心理学系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文理兼招。同时在校内选拔有跨学科创新能力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始建于1926年秋,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心理学系之一,由著名心理学家唐钺、孙国华、周先庚等人创建,为清华大学理学院六大系之一。最初,清华大学设立的是教育理学系,考虑到教育学属于师范院校教育范围,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清华文理科综合性大学的性质,1928年,教育理学系改为理学系。

理学系第一任主任是唐钺。自1930年起,系主任先后由孙国华、周先庚轮流担任。受美国近代实验心理学流派的影响,理学系强调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开设的课程侧重自然科学理学系还建立了普通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研究重点放在心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1932年,设立了心理学研究所(后改为研究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34年院系调整定型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是清华大学理学院六大系之一。

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并入联大文学哲学理学系,改为心理学组,仍兼受清华理学院领导。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心理学系随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的领军人物,当时在心理学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唐钺、孙国华、周先庚、沈履、陈立等人,他们都是中国心理学史的缔造者。理学系几经风雨,其间还培养了一批著科学家。如,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开拓者和传播者,1931级的郑丕留;代试管婴儿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1933级的张民觉;著名心理学家,1935级的曹日昌,我国最早将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为我国心理学科的兴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清华精神带向世界,并为清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7910月,清华大学建立教育研究室(后改为教育研究所),下设应用心理学研究室。1987年,清华大学建立了高校最早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并开设了《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

必不可少的作用。2000教育研究所设立了心理学研究室。2003年拥有了应用心理学系硕士点。陆续培养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40多人。20064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批准成立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为开展前沿的理学理论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200712月,清华大学成立由谢维和副校长为组长,李强、钱颖一、彭凯平等为成员的心理学筹备工作小组,20085月,凝聚着几代人努力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终于恢复建立。

为进一步拓宽复建后的心理学系的国际视野,推动清华大学在心理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开展跨学科前沿性研究,20085月学校成立“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研究中心”,重点加强心理学系在复建中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合作。

复建后的心理学系将秉承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积极开创跨院系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心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

姓名:樊富珉 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职务:心理学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研究专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


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 生涯发展规划与产业心理咨询 联系方式:清华大学伟清楼503 62794980(办公室) ffm@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73197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设备及工艺专业学习 19841986年清华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901991年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进修(教育部公派外国人研究员)主攻心理咨询,师从于日本著名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家松原达哉教授

2000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合办心理辅导方向博士班结业,师从于著名华人心理咨询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林孟平教授

工作履历

19771979清华大学机械系教师,学生辅导员

19791984清华大学团委常委、文化部长、学生部就业指导小组成员

19861992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从事应用心理学与比较德育研究,讲授《社会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比较德育》等课程

19921996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1994),硕士生导师,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兼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19972001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哲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19951999

2001200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室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

2008-至今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连续6年担任专委会主任委20002007);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伦理工作组主任 担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 担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社会心理研究》等特约评审; 担任(台湾)《辅导与谘商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2008/10-2012/9 国际行为发展学会(ISSBD)会员 日本产业心理咨询学会(JSIC)会员

日本学生相谈学会(JSSC)荣誉会员(大学心理咨询学会)

社会兼职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研究专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 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 生涯发展规划与产业心理咨询

专业资格: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2007-至今)注册号码:D06010

研究概况



科研项目(近年)


序号 课题名称

危机干预治疗规范与示范研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关键技术示范 表达性艺术方法在地震灾区的进阶培训研究

表达性艺术方法在灾区中小学应用探索研究

西部女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提升

课题来源 启动时间 结题时间

课题经费(万) 10.5

本人角色

1 科技 2010 2012 本子课题负责人

2 科技 2010 2012 4 本子课题负责人

3 香港大学 2010 2011 8.5 项目负责人

4 香港大学 2009 2010 15 项目负责人

5 沿海集团 2009 2010 10 项目负责人

6 7 8 9

我国大学生自杀预防及生命清华大学亚洲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 北京热线建设与运营

研究中心 李家杰基金 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会

2008 2009 2009 2008

2011 2010 2010 2009

5.2 30 71.216

课题负责人 本子课题负责人 本子课题负责人

四川地震灾区教师心理辅导香港大学 培训与研究

38.65(项目负责人 )

10 11

身心灵辅导模式应用研究 香港大学 2008 2009 2008

6万(港币) 课题负责人 8.9

项目负责人

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师生心理北京光华慈善2007 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基金会

12 中国自杀研究文集与研究报李家杰珍爱生2007

命基金

2006

2009 10 子课题负责人

13 西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福特基金

2007 15.5 负责人

14 15

大学生自杀及其预防研究 北京市教委 2006 2007 2007

4.5 4

负责人 子课题 负责人

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 教育部重大项2004



16 高校危机干预大纲编制 北京市教育2004 委委托项目

2004 0.6 负责人

17 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模式研香港大学教育2001

发展基金

清华大学基础2003 研究基金

2003 26.4万港币 负责人

18 SARS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模式研究

2004 3万元 负责人

奖励与荣誉

120016月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

2200212月主持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编制》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20037 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420039 获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5200311月获清华大学研究生 良师益友称号

6200312月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获一等奖)

7200412月作为第二负责人,与北航王建中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工作体系构建》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8200412月作为第三负责人,与北京吉利大学边保旗等合作《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荣获2004年北京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92006年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

102006年作为第一负责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120069月被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评选为北京市社会科学专家科普报告团优秀成员 122007119日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就奖 1320074月获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

1420083月专著《团体心理咨询》获第三届朱智贤心理学 15200811月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16200812月主讲研究生《成功心理训练》获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 1720093月第三次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第11良师益友称号。

182009年参加主讲的《与爱同行:危机与灾难心理援助特别节目》光盘 获中宣部奖励

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樊富珉 何瑾编著《团体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樊富珉 张天舒主编《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

陈丽云 樊富珉 梁佩如编著《华人文化与团体辅导: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20091

樊富珉,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心理治疗手册,车文博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2月,783


835

陈峰 樊富珉主编,热点中国:转型时期的挑战,(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8 樊富珉主编《团体咨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月) 樊富珉主编《心理咨询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月)

樊富珉 费俊峰编著《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月) 樊富珉 林永和主编《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北京出版社(20056月) 樊富珉 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月) 樊富珉著《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月)

樊富珉 刘丹编著《尽展你人格的风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月)

陈丽云 樊富珉 何敏贤 王文姵主编《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模式探索》民族出版社(2003 陈丽云 樊富珉《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民族出版社(2003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月) 樊富珉 陈启芳 何镜炜主编《香港高校学生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月) 樊富珉等编著《心理健康 快乐人生的基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月)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11月)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月)

张小乔 樊富珉 岳晓东编著《心理咨询:理论与操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0月) 樊富珉编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月) 樊富珉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7月)

张小乔 樊富珉主编《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月)

主要译著:樊富珉 李胜强 张天舒译《产业心理咨询入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


樊富珉 吉沅洪译《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主要论文:何瑾 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3期第397-399

期刊论文(2001年以来)



程明明 樊富珉,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年第4

张天舒 樊富珉 ,日本中小学自杀预防教育的实践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2期第31~3358

樊富珉,四川地震灾后心理康复,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心理学会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月,第5563

樊富珉,支持性团体在地震灾后心理康复中的应用,灾后心理援助名家谈,张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7月,第1531

网络心理行为与教育辅导,樊富珉 白羽 何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再兴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月,第370410

李虹 樊富珉 陈丽云,灾难带给人们的积极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

美国前十名社会心理学系教研人员分析,刘诗 樊富珉,社会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总第78期),第9196

樊富珉 吉沅洪,日本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22卷第8期第588593

官锐园 樊富珉 大学生应对方式身心综合团体辅导模式干预效果 2008年第24卷第期增刊《中国公共卫生》第9192

樊富珉,中国产业カウンセリンゲの发展、现状と问题,产业カウンセリンゲ研究,Vol.9 No.1 MAR.2007, p47-50

白羽 樊富珉,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依赖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4 史卉 樊富珉,一个成长团体有效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 何瑾 樊富珉,西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

林红 樊富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134-136 林红 樊富珉,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辅导模式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7卷第4期第


305306

边保旗 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201期第4850

Deng xy Fan fmin Sang zhq Psychodrama in China :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drama and sociadrama ,Volume20-Number1,Spring/summer2005,p19-29

樊富珉 ,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20卷第7380

樊富珉,我国青少年自杀研究及自杀预防对策,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第15卷第4p241242 樊富珉,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心理与健康,2005年第6期(专家论坛)第47 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 6 白羽 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0月第4期第21卷第99104

白羽 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初探,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第4249 樊富珉,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王建中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月第35

樊富珉,中国大陆青少年自杀研究及预防对策,两岸四地首届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生命教育》苏肖好主编,澳门大学出版20055月第226237

姜旭 樊富珉 何敏贤,从中国内地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看生命教育-以清华大学本科生为例,两岸四地首届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生命教育》苏肖好主编,澳门大学出版20055月第296306

白羽 樊富珉 张颖珊 何敏贤,中国内地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两岸四地首届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生命教育》苏肖好主编,澳门大学出版20055月第307319

张翔 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2004年第2卷第1期第364366 樊富珉 张翔,大学生人际冲突原因及其应对方式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王建中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月第297301

官锐园 樊富珉,大学生身心灵团体辅导实验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2

樊富珉,SARS危机干预与心理辅导模式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9期第17卷第600602 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第18卷第3237 樊富珉,SARS危机给心理卫生工作带来的思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8


李虹 樊富珉,SARS疫情中16名市民心态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8

樊富珉,SARS危机与心理咨询策略研究,理调适齐战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月第6-10 张翔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冲突教育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期,第5963

张翔 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及其处理策略,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第45-页

樊富珉 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卷第3期第8291

樊富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实习与督导,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樊富珉,成功人生的四种智慧,中国大学生200312期第4243

Fan Fumin The Model of Body-Mind-Spirit Approach For Human HealthA Kind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Therapy1s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Federation For Psychotherapy on Psychotherapy, Yoga and Traditional Therapies:

Dialogue Between East and West2003111215 印度萨格尔

Fan Fumi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f Crisi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the Attack of SARS1s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Federation For Psychotherapy on Psychotherapy, Yoga and Traditional Therapies:Dialogue Between East and West2003111215 印度萨格尔 樊富珉等,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督导的意义与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9 王建中 樊富珉,北京大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 官锐园 樊富珉,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官锐园 樊富珉,中医身心互动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

金蕾莅 樊富珉,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需求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金蕾莅 樊富珉,北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队伍现状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21期第3133 金蕾莅 樊富珉,北京高校及大学生关于就业指导的评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期第102108

樊富珉 苏细清,森田理论在学校团体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12月第180

边保旗 樊富珉,也谈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出路,中国教育学刊,20022


樊富珉,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实习与督导的现状与发展,(香港)社会工作实践及评估学刊,香港浸会大学 1期第46552001

樊富珉 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卷第2期第46

樊富珉 王宏宇,论心理辅导的哲学基础,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6

樊富珉 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樊富珉 陈燕玲,京港青少年心理健康比较研究,青年研究,20019

樊富珉 吴淑荣,北京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社会心理研究,20012期第5863

樊富珉,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发展,《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刘治国主编2001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9--69

金蕾莅 樊富珉,香港高校就业辅导的新特色,教育与职业,20011



博士点

10、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发展与教育理学 1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 发展与教育理学

首选北师大 考虑清华大学

3、学校的选择。一般的考虑因素有学校实力,专业水平,地域,气候等等。我这里只对心理学专业的选校做些简单论述。追求更好的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考研也是如此,我们都想考个好学校,但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1)心理学最好的学校不用说就是北师大了,心理学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学校整体实力也很强劲,所以是最难考的学校之一了。它的难不仅体现在它初试的分数(350左右,09英语政治单科线60),更体现在它复试的难度(用英文做PPT演讲,实验操作等,复试比例2109年统招37个,复试75个,最后好像录取了36个)。如果没有相当强劲的实力,还是不要考的好。不过我一老乡,大二开始复习,书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400多分,


考了北师了。如果你现在一遍也没看完,那就别想北师了。(2)北大是心理学专业里综合实力最强的了,也是最难考的之一了,而且好像是偏重认知神经方面的(现在的研究热门)考取难度不亚于不师,不敢考北师,那北大也算了吧。3)华东师范也很不错,地处上海,它分开招生。就说下它09年的录取分数吧:基础387,发展和教育369,应用377。复试也不容易,也是最难考的之一。(4)中科院有它巨大的优势,神经方面的研究很厉害,出国的比例也是最大的,生活补助也不少(我只知道生物方面的有第一年每个月1500,第二年2500。。。,理学方面可能少点)。而且整体难度也不大,初试分不算太高,复试也没听说很难。有实力但又不敢考北大北师大的可以考虑中科院。(5)西南师范大学(已并入西南大学)实力也不俗,特别是基础方向,牛人黄希廷就在那。地域也还行。09年录取线是350英语54。(6)再说下我考的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广州,科研经费够多,是老牌的师范学校,应用方面在广东地区就业率很高。09理学排名已和华东师范并列第三。只要你初试分够高,复试很简单(华南好像不喜欢复试刷人)。还有它有90%以上的公费,家庭条件不好的可以考虑(我就是了)。其他的学校不太了解,在此不做评论。

4、对自己的评估。考研是一场战役,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对整个考研的过程有说了解,比如会遇到什么困难啊,怎么样坚持下去啊等等。开始复习前我们要对自己做出准确的评估,包括政治英语基础,复习时候的环境影响,自己的毅力等等。(1)基础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了解,要清楚自己的状况,这样我们才能制订相应的计划去达到自己的目标。政治基础没什么,只要你不是特别讨厌它,记忆力不是特别差,不用多做什么,把该做的做了,60多分应该没问题。和本科时候马哲马政经毛概等学的好不好,你是不是党员等关系都不大,那都不是决定性的。英语的基础就不一样了,我说的不一样只是说你应采取的复习策略的不同,而不是基础好坏就决定着你考研英语分数的高低。四级N次没过考研7080多的人多了,六级一次性过了考研50多的人也不少。基础好的不要高兴不能掉以轻心,基础差的也不要担心,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努力考研英语你完全可以取得高分。还有一个基础就是语感,这个很重要的,语感好的话单词你不认识文章没读懂,也可以做对题。这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需要每天的练习才能保持下去,只要你坚持,良好的语感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再有一个就是词汇量,词汇量


的大小也会影响最后的成绩(词汇我没有资格评述,后面介绍英语复习时候再说我是怎么弄词汇的)。2)复习要讲究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尽量排除环境的影响,这包括别人找工作,别人看了好几遍,朋友邀请你去玩,看书时候的具体环境干扰等等很多吧。既然下定决心考研,就要放好心态。不要再去想工作的事,要一心一意。别人看几遍管你什么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要忍住一些玩乐的诱惑,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你的付出也是会有回报的。3)自己的毅力和忍耐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我们需要持续的努力与付出。要首先明白自己能不能安心下来,专注的去看几个小时的书,累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能不能为了梦想坚持下去等。以上这些最好在考研前有说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问题出现时候,我们能够更好的予以处理。 好像说了很多废话哦,呵呵,下面进入正题。 (二)考研复习全过程

也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综述;二是政治的复习;三是英语的复习;四是专业课的复习。 1 综述 先说一个自己总结的公式:成功=时间×效率×情商。既然是相乘关系,任何一个太少都会成功不了。时间来说,每天810个小时,我是不能超过10个小时的,那样真的很累又没效率。上午下午晚上各三个小时是不错的分配,时间太长容易疲劳,没效率对眼睛也不好。试想我们是要保证以上三者的乘积最大,你无限的延长时间只会让效率变低,总体的乘积还是不会很大,这也是很多早起晚睡而又没考上的人的原因吧。时间太长不好,太短也不好,因为那说明你努力不够。要记住: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We must work harder and practice more.我想说的是时间安排要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要保证时间和效率的乘积取最大值。我自己的时间安排是上午9点以后起床,看下专业课,看几个单词(开始政治复习以后上午就看政治了),吃午饭,12点多开始自习英语,困了再睡半个小时左右,四点多再看专业课,5点吃晚饭,6点到10/11点看专业课,一天下来也有八个小时以上。我也尝试过早起,像大多数人一样,但大学养成的晚起的习惯让我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相当没效率,所以后来就放弃了。因为这样我才能保证每天的时间×效率是最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要太去强迫自己。情商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已有研究表明个人事业成功与否


和情商关系很大,而和智商相关不大。用在考研中,它涉及的方面就多了,比如复习方法与策略,记忆的方法,良好的心态,考试的一些小技巧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慢慢学习与总结,不断积累经验,还可以参考前人的心得体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而不要强迫自己去用那些很多人推荐但又不适合自己的。

还有就是复习参考书的问题。现在市场上考研但参考书多的不得了,你没必要都看,不可能看得完,买之前尽量详细的看下看书的内容、排版、书写风格、纸质等自己是否喜欢,要看自己不讨厌的质量又不低的参考书。就像政治的,有那个什么红宝书,还有任汝芬序列的等,教育部队书讲解详细但没练习题,任的书有练习题但据说有错误的地方,这些在你选择之前都是要搞清楚地。英语的书也很多,一本真题解析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外推荐张剑的那个黄皮书,很不错的。我是10月份才买的,因为发现那书真的不错,真题讲解清楚,单词常难句分析透彻,还跟你分析真题命题思路(考研英语我们必须要知道的),缺点可能是难了点。所以如果能再买一本真题解析两本对着看(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分析)效果会很不错的。心理学的书在后面再谈。

再谈下辅导班的问题。现今的社会无不充斥着利益二字,资本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赚钱。辅导班也是如此,既然是这样,那它就很少能为学生着想,即使它鼓吹有多厉害。所以个人认为即使有钱也别这样浪费,还不如买彩票献了爱心了呢。但是辅导班有些资料还是不错的,可以从网上或者同学那里借来看看。还有就是民大办的政治班口碑不错,物美价廉,也能为我们着想,政治不好的可以考虑报一个。总之个人认为不管是政治的英语的还是专业课的都不报,而不管它宣称自己有多厉害,多伟大,去年押中了多少题,这个社会诚信已是一种奢望。

2、政治的复习

政治的基础水平大家都差不多,结合考研政治的要求和题目类型,个人认为34个月,每天24个小时,65分以上不是问题。再努力点就可以考70了,如果你想考75以上,我不能提供任何经验。这方面的心得很少,就讲下我自己的复习过程吧。


我大概是从9.15号开始复习政治的,用的是任汝芬的系列一。每天上午2个小时。序列一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基础都在这上面(时政除外),第一遍开始就要认真的看,仔细的看。马哲和马政经最好一个字也别拉掉。每一章后面有历年的真题,看完后可以做个检测,对错不要紧,关键从真题里发现自己的弱项,再回过头去审视一遍。薄弱的对方做上标记,很有可能以后你还会再来这个地方。序列二全是习题,做的时候不要嫌烦,要耐心点,错的标记出来,以后复习多看几遍。个别的题目实在搞不懂也必要纠缠,又不是真题,是也关系,就几分不要也罢。序列三是实事政治,把彩色部分看下就好了。序列四是模拟题,最好做一下,因为09的时候貌似有原题出现哦。以上说的题都是指选择题而言的,至于每本书后面的论述题,想看就看,没时间就别看了。

政治的基础很重要,主要就体现在选择题当中,拉分的话也是在选择题。这就取决于你对知识点的熟悉掌握程度,书看多少遍多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能回忆起多少。选择题有50分,你要保证自己能拿35分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政治在65以上。后面的论述题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所谓论述就是把你看选择题时候打下的基础写几句,然后每一句后面“乱扯”几句就6分差不多了。要拿8分以上的另当别论。 政治的复习就一句话吧,别太认真,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3英语的复习

这是让无数考研人头疼的一科,但没办法,谁让中国科学技术不发达呢,要不国外考研就要考汉语了。害怕搞不定也不能躲,躲了更搞不定。

首先在心态上要放好,不要抱有畏惧的心理,害怕了肯定学不好,恶性循环下去对你只有坏处。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坚持实施合理的计划。第三就是定个目标并为之奋斗。(1)先说下阅读。基础差的,可以在暑假开始从新概念3(没有的话完全可以看新视野大学英语3或者4,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学起,从中选出至少20篇来精读(所谓精读要达到的程度就是:没有一个长难句分析不出句子结构并翻译出来;没有一个单词不知道它在文章中的意思及其他常用的意思和搭配;还有就是对文章的语篇结构要能分析的出来,包括文章的结构,段落的结构,文章和段落的主旨句,假如让你写你会怎么写等等)。对基


础差的刚开始精读可能会很痛苦,但一定要坚持下去,达到一定量就会质变的,你终会有收获的时候;余下的课文要泛读,泛读主要就是培养英语的语感。泛读首先要重视的就是文章的语篇结构,知道它从头到尾在讲什么,是怎么一步步来讲述的,语篇结构是你读每一篇文章都要搞清楚的。其中的单词和长难句也捡几句略加识记和分析。在至少要花费20天的时间(时间不多的话你可以只看后面的20课),期间什么英语参考书都可以不看,什么都不要想,就专心搞基础,要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有意义的。要知道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往后的训练才更有意义。往下我们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训练,只不过材料要发生变化。经过前面的训练你肯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了,现在可以找些难一点的和考研文章很接近或者2002年前的真题也行,比如经济学家,等一些专业的文章(网上都可以下的到)。这类文章专业性强,词汇生僻,句子结构复杂,篇章结构清晰,具有难度,很适合做为完全接触真题前的前奏。方法和上面一样,精读泛读相结合。有一点就是,里面很多单词你可能完全不认识,千万不要取查字典,浪费时间的,你是来阅读培养语感和文章分析能力的,不是来单个单个搞懂单词的。分析语篇的时候能把文章的大意和每一段的大意用英文或者汉语写出来更好了。

基础好的,可以省去新概念的阅读,直接进入专业文章的阅读,具体的要看情况而定。 考研英语是一颗大树,我们要抓住根,方能让这树长的高大枝繁叶茂的。以上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打基础精心培养根部的过程,一定要重视。想考好英语一定要坚持下去。(2)再聊单词。我也曾经无数次的雄心万丈要记住多少单词,要每天被多少个单词等,这些疯话我从来没有坚持过几天,也曾很努力的去尝试各种方法去记单词,但没耐心的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单纯的单词的记忆,那实在是折磨人。我只在阅读的时候对一些单词做适当记忆。所以总体来说我的词汇量很少,但良好的语感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还算顺利,一些关键的单词也能用各种办法猜个差不多。作文中用了几个平时背过的之外全是高中词汇。真是汗啊。你如果真的不想背单词那就算了,就把时间全部花在阅读上吧,让它来弥补。但你要学会忍耐很多单词都不认识的痛苦(但我觉得这痛苦比你看的都是似曾相识却又死活想不起来意思的单词的时候的痛苦要好点吧),你要能坚持读下去,并不受其影响的做后面的题目。所以单词来说


就是:实在不想背就别背,用阅读来补偿;你想背又能记得住又有时间那就狠狠的背吧。英语也就是单词和阅读了(我认为它全是阅读),没别的了。(3)真题怎么用。9月下旬开始有前面的基础之后,就可以完全的接触真题了。真题用最近7年以上的就可以了,它足够你分析的了。第一遍认真的做下,看自己的真实水平,离自己定的目标分数还有多远。别在意对错了多少,那不是你最后的水平。做题的花费时间也要有个了解。第二遍,分析其中的长难句,一个也不要漏掉,如果你前面的基础打的好,现在分析这些就不会很难的了。长难句的结构要搞的清清楚楚。第三遍,再做一遍题目,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剖析作者的出题意图,从而一步步拆解每个选项后蕴藏的命题规律和解题要诀。当然这些不是一次就可以搞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多做对比与综合,多思考为什么,有些问题会在我们反复几次之后恍然大悟。相信自己,要坚持下去。总之真题就是宝,一定要用好。别的任何模拟题阅读多少篇的全是垃圾,对提高你的考研英语成绩收效甚微。真题要是看的快吐了(不过我没到这个境界,怕太难受,最后的成绩是很侥幸的),那恭喜你你离成功不远了,过去这个瓶颈你就比很多人优秀了。还有就是当你研究真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那么一类文章你的错误率比较高,经常是一知半解的(在张剑的书上有对考研阅读的文章类型归类的)。这时候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找这方面的文章20篇左右,依然采用精读泛读相结合,只不过对其中的词汇要稍加注意了(太专业的文章语感的力量会减小的),训练一段时间再返回去做这些文章,你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到12底才发现,只做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结果考英语的时候做不仅是阅读理解整个卷子都做的相当感觉不好,来发现是文章的口味我不喜欢,而且和以往年份的命题风格不一样(有人说是命题组的人换了),这也让我考完对英语的估分发生严重偏离。(4)我对各个题型的应对措施。完型填空,只用做历年的真题训练,一篇多余的练习也不要。因为你做多少都差不多35分的样子,没必要为了那一两分而大动干戈。对真题里出现过的搭配句型要有一定的熟悉,会重复出现的;阅读上面已说,但想要考的高分,阅读就要保证在30分以上,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更需要一些做题的技巧,这需要你在不断的研究真题中经常总结思考;75或者别的,其实还是阅读理解,把基础打好结合题型本身的特点取得4分以上不是难事,这个真题数量比较少,需要做些练习题,尽管练习题质量很难让人满意;翻译的话,我当时是放弃了,


只对几年的真题看了几遍,也没自己翻译过。翻译对我来讲太痛苦了(这或许就是不背单词的下场)我知道无论自己多它付出再多的时间和精力,自己也不可能在翻译上取得5分以上的成绩。而放弃它我仍然可以获得3分的分数,何苦为了两分折磨自己那么惨呢;作文,我是到12月份背了几篇范文,记了几个句子和词汇,自己写过一两篇(但觉得写的特别恶心)考试时候大的问题不出现,字别太难看,18分应该可以,再有一两个好句子就20了。以上算算差不多有60了,其实只要你的阅读够好能拿30分以上,你最后的最分肯定会高于60的。

4、心理学的复习

1)还是要先制定计划,这之前要从各方面搜集资料,了解一共有多少复习量,及注意事项等,把大概的计划勾勒出来。看书的顺序一般有两条线:一是普心-实验后半部分(具体实验部分)-发展-教育,二是实心-统计-测量。重点是普心,实验,统计,但别的也不能不予重视。2)具体的计划:第一轮就像看小说一样过一遍,大约需要50天。遇到疑点难点可稍加思考,明白了更好,不明白了就做个记号,不要去纠缠,这样太浪费时间又不值得,因为有可能不懂的地方以后看的时候就懂了。第一轮可以对着去年的大纲看,特别是发展,教育,测量部分,但普心实验统计就需要耐心点,书上的都尽量都看一下。第一轮也不要做笔记,这时候你不知道重点是什么,不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至于做题,我推荐北师大出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理学专业基础》,上面题目虽少但经典(考试时候有原题)而且还可以作为第二轮复习记笔记的参考书。书中有不少错误,使用时候要注意,但就目前的参考书质量这个还算不错的了。这本书要买上一年的,因为最新的版本要等大纲下来后才出版,10月底吧,那时候太晚了点,上一年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的。第二轮就要开始做笔记了(不想记笔记也行,但你要保证对知识点要越来越熟悉),我是对着指南先看它前面的讲解,然后再对着新大纲,把重点(自己觉得可能会出选择题或者简答题的)抄一下,不一定要一字不差,灵活一点。普心和统计的笔记好做,参考书比较唯一。但也有个别知识点需参考别的书,我当时看的是华东师范的叶奕乾的书,书中个别知识点和大纲相符合。实验的笔记不好做,要参考的书很多。个人建议前面的实验设计,心理


物理和反应时部分要再看第一轮你看的书之外的至少两本书。郭秀艳的不错,比较新颖,庆茂的也行(我没看过杨志良的,觉得别扭)。都看了之后,在去做笔记,把那些讲的比较好的,自己容易记着的抄写下来。这时候不懂的地方就要多做思考了,不懂反复的看,看不懂这一本再看另外一本,如果花费很多功夫都没懂,就算了,也许以后就懂了,考试前仍然不懂的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不用太担心,即使出来别人大部分也不会。其中有些挺有意思的,我就比较喜欢信号检测论,当时看了很多,可感觉还是不大懂,不过解决统考的题目不是问题了。具体实验部分要多和普心相关章节结合起来,特别是感知觉部分(一般只会出选择题),两个结合起来更容易记一些零散的小知识点。多做对比,列一些表格等更好记忆。至于发展教育测量我当时是对着指南和书大概写了下,个别知识点需要去图书馆借相关的书写。发展的笔记好做,最后就是一张纸一个表,第二轮可能自己总结不出来,但要慢慢的尝试,不行的话去网上下载别人整理好的然后再做合理的修改,这样发展的笔记就做好了。些太细的知识点不去追究吧,因为每年统考都会出现几个很偏僻的,很多书上都没有,就几分,到时候猜一个答案算了。记笔记很花时间的,如果你觉得有时间可以买一本习题集来做下。恩波的核心习题比统考容易(我就吃了亏了)**的要比统考难(据说还命中了原题)看情况买吧。我只做了同学的**最后的模拟题,具体怎么样不做太多评论。恩波的习题容易但也有不少优点:每一章后面有预测,它会结合以往的真题分析这一章今年的出题情况,出选择还是简答,出大题的可能性有多少(这在我后面猜题的过程中发挥不小了的作用的)还有它会有很细的知识点,特别是发展部分,书上都没的,那上面有;每个题都有解析,它还经常把相近或对立的知识点总结,更易记忆。第二轮也要花费60天左右的时间,时间充足的话可延长,第二轮是很重要的打基础时期。第三轮把前面的笔记大概浏览一下,看还能记得多少。肯定是忘的多,这是正常的,你要全都记住了,后面就可以睡大觉了(可历史上好像很少有人这样的吧)。重新审视前面所拉下的疑点难点,用各种办法去解决(但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把每一章的基本概念,理论等要过一遍。把前面做过的题认真的看(前面没做的话此时做也不晚),细致的研究对比。注意每科的连结,要融会贯通,也要注意每一科之间的联系。再把所有的难点疑点记下来。后期建议要做几套模拟题,推荐**的,小记下时间,研究题目,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看了答案就明白的就不用再去看书了,有一点糊涂


或者根本不明白的要返回到书中,去思考去斟酌。以上所说的做题都是对选择题而言,至于大题看看画画,不要去写,因为还记不住。这个阶段就是不停的看重点,不断的强化,多次强化达到一定程度知识就会慢慢的印在你脑中,同时去解决更多的疑点。这个工作做的差不多的时候,要总结前面学习,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在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去猜题。就是去猜今年可能会出现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把自己觉得可能出的写出详细的答案,就像你要在考场时候写的那样。最好自己把答案写出来,不要去划某些辅导书的现成的题目再去背,和写一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要猜的太多,那样背的负担很大,太少不够全面会出现问题。后面背诵的话基本上就照那个背,不想背的话再去翻翻以前的笔记再次强化一些小的知识点。猜题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复习基础之上,还要对以前的真题有一定研究加上从别的渠道得到的预测,这样的才是可靠的。我今年就猜中了3个简答题和2个论述(但第二个论述题因时间不够而没有给予足够的强化导致只能想起一点)要记住猜题不是根本,这是一个可以用的手段。

冲刺的时候也就是看看笔记强化小知识点,看看你自己写的题应付大题,就是这样了,别太紧张了,因为大部分结果已在前面的复习中确定了。 (三)考研复试

考试完对了答案感觉很不好特别是英语什么结果都想了,要做的准备也做了。没想到英语过了70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后来想想以考试完的感觉来分的话有这么几类:感觉不好考的也不好的,此类人有一部分;感觉好考的却不好的,这种人有不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考研的考试;感觉不好考的好的,这类人比较多;感觉好又考的好的,应该很少,这种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属于实力派选手。

华南的复试一直都是比较简单的,我当时心浮躁不想看书又觉得简单就基本上没怎么准备,就练了下口语结果复试时候还没用上。笔试考的基本上都是认知心理学里面的,考华南的同学复试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哦。出题形式也和以前不一样,09有名词解释,简单,论述等,很多题目是未统考之前华南初试时候的真题(我看了但没认真看)。专业的面试很简单吧,高分很少很少会被刷掉。我是跨专业的,面试时候老师逮着我本科专业的东西问个不停,


比如开过什么课啊,做了什么生物实验啊,还问了怎么复习的心理学为什么考心理学等,理学专业的问题啥也没问,就这样结束了,别的同学的也都比较简单。理学专业的可能会一下毕业论文做的什么等。英语面试我就惨了,口语不好还准备不足,也没做自我介绍,都是她问我答的,郁闷的是那老师也让我用英语说本科做过什么生物学实验!也问了我为什么学心理学还不是很难吧,主要是我口语不好。总体来说华南的老师还是很好的。我很喜欢那里。

1、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发展与教育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统计与测量 ①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4、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b2b9ef3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