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舞蹈中的意境

2023-01-02 12:1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舞蹈中的意境》,欢迎阅读!
中国,意境,舞蹈



浅谈中国舞蹈中的意境

【摘要】意境美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层次。意境的创造不仅见之于绘画、书法、诗歌等长于造境艺术,更是舞蹈中的灵魂与精髓。舞是一种包含着时间与空间错置性的艺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律、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



【关键词】意境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气韵生动

意境对于中国舞蹈创作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艺术家至高的审美追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足以说明境界不是由特定的环境或场景中产生,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情感,艺术审美情趣的外化。



一、虚实相生

原意指虚空,被认为是的境界,如庄子所言惟道集虚,是的虚寂状态。实体实在为有,为空。虚实作为一对美学范畴,多指艺术创作或艺术作品中两种相对应的表现手法或形象塑造。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引起我们的想像是,由此产生的意境就是虚实的结合。任何一个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那便是没有生命,是死的。艺术品透过虚与实的统一,使意境得以展现。虚与实在中国舞蹈创作的呈现上是丰富多变的。例如,一长布幔可以在舞蹈创作中虚构成河流,一个道具、布景可以强化舞台空间的层次感,而被形塑成对应的象征物,这些现实物质的虚拟化应用,对于整个舞蹈艺术所传达的意境,赋予了一种由现实物质转化而来的虚拟空间。它与舞者的身体、动作、姿势相应而表现一个创作者心中的虚幻结构。更重要的在于这种虚幻结构传达出的情感,来自于一种自然的、直接的又不同于现实生活艺术张力。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艺术缺乏的情趣,不讲究虚实相生。西方注重追求外在的形式、形态,忽略内在的生命气韵。中国人的宇宙时空意识,使中国舞蹈在时、空、力的运用中,有一种以气合气法天地自的追求。西方舞蹈注重的是动作的精准,例如芭蕾所展示的舞姿、造型、技巧,都是为了展示舞者的线条、技巧的难易度、动作姿态和舞台构图,是以形式本身来吸引观众。他们所追求的是理想的、理性的思维,是为了把作品的精确展现出来,与中国人对意境追求的审美意识相左。朱志荣说:中国艺术总是力图将外在形式生命化。这在舞蹈中得以充分体现,中国舞蹈是用虚实相生的方式将其时空力的外在形式生命化,使之灵气流动。



二、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由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提出的用以论画的原则。唐代时期张彦远加以继承,至明代则以诗论,直至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气韵生动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审美要求,对于舞蹈而言,其所代表的美学范畴对舞蹈的创作、表演有更高的体现。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艺术的表现,在创作上对于形体、动作、姿态的掌握必须做到气韵绵绵的境地。所谓的气韵绵绵,就是指舞蹈本身所传递出的精神与观者产生共鸣后,引发不断地回响。舞蹈艺术绵绵不息的气韵,是演员自身对作品本身的积淀与运用,进而通过肢体的展现、外在世界的互动中获得高度和谐。因此,演员本身必须要精准的深刻的理解舞蹈作品中精神内涵,只有这样才使气韵得以生动。中国舞蹈创作要求气韵生动的表现,主要在于超越有限形体的局限,从有限的形体引向无限的心灵世界。艺术生命的整体中,韵作为生命的灵性,行于生命的本体之上。生命本体既是一种积气,韵自然也就行乎其间。气是韵之体,韵是气之用。只有气中有韵,有气韵,才能生动,才能体现出艺术生命的内在风神。气韵生动的核心在于变化,在于对气的把握与转换,它要求在艺术创作中传达出一种深邃博大的宇宙情怀,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意味。



例如,杨丽萍的代表作《雀之灵》,之所以给观者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它为人们营造了唯美的、丰富的艺术境界。在这部作品中,孔雀被赋予了灵性,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审美境界展现的淋漓尽致。它用巧妙的构思和独一无二的舞蹈语汇表现出孔雀自身形态与舞者内心升华后的状态杨丽萍在表演过程中运用了一系列舞蹈语言,以片段组合的方式描摹出了孔雀的高贵灵魂和生命韵致。这支舞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对于手、腕、胸、腰、臂、肩等身体各部分的自如运用,尤其是她充分挖掘了手指的细腻的表现力,用手指捏造的孔雀冠造型本身就风致极佳,再结合身体的点染,栩栩如生地呈现出孔雀的情态,将舞蹈的技巧、艺术、审美、性灵展现的淋漓尽致。杨丽萍并没有停留在对孔雀本身的形态展现,而是用内心去感受和体会孔雀的神灵之气。在整个作品中,孔雀与人完全融为一体,他们的灵魂和思想是一致的,真正达到了舞蹈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同时,舞者将孔雀之气与自己内心之气,由内外化,将整个作品变得生动有韵味,体现了中国舞蹈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



三、结语

意境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应当具有意境美,传达出舞者内心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舞者和角色本身必须要融为一体,情要真、意要深,达到情与景、意与境完美结合统一的境界。舞蹈重视意境的美,成功的舞蹈作品才具有意境之美,并且能激发观众情感的共鸣,使意境之美达到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的作品才能够并观者接受并认可。在舞蹈创作中,要求艺术家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呈现动作或姿态,而是把意境融入到情、景、形、象、境等元素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舞蹈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思想或主题,将内心的丰富情感与肢体和谐展现,由内而外,创造深邃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60f6c0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