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吻:中国建筑上的“避火”神兽

2023-04-27 19:2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鸱吻:中国建筑上的“避火”神兽》,欢迎阅读!
鸱吻,中国,建筑



鸱吻:中国建筑上的“避火”神兽

传说中的避火兽

字是宝盖下面一个,足见人们对火灾的恐惧。据史料记载,汉代火灾频发,死伤损失惨重,让政府头疼不已,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加以预防,但火灾仍防不胜防,于是就有人求助于巫术。

根据记载,汉时南越巫师曾提到一种海兽,称其为,并说它的尾巴可以避火”;之后有大臣上书汉武帝,称将蚩尾放在宫殿内就可以免遭火灾。如今看来,世间或许并没有这样的怪兽,但蚩尾避火说法在古代却流传甚广。后世根据《山海经》中的怪鸟,将蚩尾化成鸱吻”;工匠们通过想象,用琉璃塑造出鸱吻的造型,将其安置于建筑物顶上,用以提醒人们防范火灾。鸱吻位于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其外貌奇特,龙(兽)头鱼(鸟)尾,双目怒睁,大张其口,仿佛要吞食屋顶一般。明代民间认为鸱吻为龙生九子之一,并将鸱吻这种奇怪的动作称为吞火 科学的防雷神器

建筑物上的鸱吻除了装饰与警示作用外,还有一些实际功能。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角容易漏雨或损坏,而鸱吻的高度多在1米以上,所以可以起到加固屋脊、防止漏雨的作用。

此外,鸱吻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避雷。鸱吻主体为琉璃等绝缘材质,但须舌却是导电的金属材质,这种构造被称为引雷针。在雷电天气里,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等方式




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鸱吻引雷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近代西方科学著作中也广有引述。17世纪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游历了中国后,写成《中国新事》一书,书中说,当时一些鸱吻的舌须还连接着一根铁丝,通过建筑物内部深入地下。这是世界上关于避雷针最早的著述。 不同朝代的鸱吻样式不一

古代鸱吻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南北朝时的蚩尾不上釉,尾身竖直、尾尖向内卷曲,外部又雕刻出鳍纹,很显然只突出怪兽的尾巴。晚唐以后,蚩尾逐渐演变成兽头形的鸱吻,材质也从裸陶变为釉陶。 唐代鸱吻多为出土文物,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唐华清宫遗址出土的三彩鸱吻。此物为残器,长50厘米,殘高约60厘米,厚约25厘米,红陶质,釉色以绿、褐为主,内空上窄下宽。鸱吻两侧采用模压和手工雕刻相结合的制作技法,其阔口如盆,獠牙锋利,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此外还有腾云驾雾的双龙纹。唐代鸱吻的兽头造型影响深远,之后历代皆以此为基础。

宋代鸱吻多见于绘画,而辽金时期的鸱吻尚有实物存世。当时按建筑物体量,鸱吻的大小不尽相同,现存于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的一只辽金时期的鸱吻,由八块琉璃拼接组成,高达4.5米,上部宽2.6米,下部宽2.8米,中部较窄处约为2米,厚度约有0.68米。此鸱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耳朵后有足。这只鸱吻比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鸱吻还要高,是现存最高的鸱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bac43d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