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常识

2024-03-30 03: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礼常识》,欢迎阅读!
常识

三礼常识



《荀子》认为礼的三本是“天地君亲师”。天地是生命的本源,天在地上的代表就是天子。亲是祖先,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

儒家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称为礼治。礼是政治制度,是宗教意识,又与人事相关。也有伪礼,“礼教是吃人的”。



乐是礼的一部分,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荀子·乐论篇》“人情之所必不免。《礼记·乐记》音乐象征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联合起来。乐能改善人心,移风易俗,是与政治相同的。儒家讲礼、乐、刑、政,合为王道。礼崩乐坏,审乐可以知政。

《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战国新声兴起,古乐废弛,汉以后胡乐大行,只求悦耳,无求乐意了。 《礼记·乐记》是抄录儒家《公孙尼子》等书而成,成书于战国。

关于礼,汉代传习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

《仪礼》多是当时实施的礼制,多半只是士的礼。

《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末改称,是上古唯一一部叙述政治和经济制度。《礼记》是西汉关于礼的论文集。

《礼记》有大小戴之别,大戴为戴德,小戴为其侄戴圣,立为仪礼博士。《礼记》不限于二戴之作。《大戴礼记》38篇,现通行乃《小戴礼记》49篇,容易些。

东汉末郑玄给三礼作注,始称“三礼”。

三礼中,《仪礼》最早,而且是原来的《礼经》,西汉立五经博士。现在的次序是晋代定的,《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相传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搜集到,传为周公所作,但有战国内容。王莽新政、西魏宇文泰、唐玄宗、王安石变法,皆标榜法《周礼》。

《周礼》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西汉重现时,《冬官》亡佚,取内容相似的《考工记》代替。

六官:天官冢宰,即太宰,为六官之首,主管朝廷及宫中事务,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和总理大臣。地官司徒,主管土地和人口,收取赋税。春官宗伯,即礼官,主管祭祀和礼仪。夏官司马,主管军政。秋官司寇,即刑官,主管刑罚、司法、治安。冬官司空,主管百工、土木建筑,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六官下属360多种官。




《仪礼》原来只称《礼》,即孔子传授弟子的《礼》。汉人称为《士礼》,又称《礼经》,晋代改称《仪礼》。

《仪礼》共17篇,残缺不全。

《周立·大宗伯》把礼仪概括为五礼:祭礼;凶礼(丧葬、天灾人祸);宾礼(朝觐、会盟);军礼;嘉礼(种种庆贺之礼,后世只指婚礼)。

不平等是礼的本质,《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仪礼》17篇分四组,第一组冠昏之礼《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第二组乡射之礼(《燕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朝聘之礼、丧葬之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df171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