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022-03-26 08:5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欢迎阅读!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述教育教学方法的时候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意思是说教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便是双胞胎,他们在外貌上高度相似,但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举止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不但跟一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而且跟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人,个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心理感知等都不一样,所以对他们教育教学方法不能完全一样,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预期教育教学效果,在近三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我刚毕业踏入教学岗位的时候,那时候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对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强制执行,学生必须完成,所以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呢?我分析有一下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因为那时候考学仍然是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考学对学生及家长有很大的诱惑力,学生学习一般都很努力,家长都很重视,所以社会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很浓,学习风气很好。二是家庭个人因素,那时候家长对学生学习很重视,学生一般都很老实本分,学习认真努力,老师布置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很努力、很刻苦,家长很配合。学生如果有了错误,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时的改正,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吃苦耐劳,学生的抗压能力比较强,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时来说是有效的。

但近几年来,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独

1




生子女多,娇生惯,养的情况普遍,不能吃苦耐劳,独立性较强,逆反心理现象严重,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二是的现象非常近几年农村维外出打工普遍,留守儿童非常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子女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不少学生染上了不少的不良习惯,加上隔代管理,对孩子娇惯的多,管理的少,所以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刻苦,不努力,而且心理上非常脆弱,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教育对象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发生变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往往刚开始接手新的班级的时候,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布置学习任务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包括一部分智力非常优秀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我无法理解,后来我通过班主任、学生了解了情况,搞清楚了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智力有问题,学不会,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做事情拖拉的,老师不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就不能完成任务;三是老是想着顽皮,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好比医生跟病人看病一样,查明了病因,病人的病就好治了。我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于哪些智力确实有问题的,采取一对一的帮扶,让成绩好的同学帮一帮、带一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哪些作风拖拉,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我采取了“盯”的战术,定时不定时的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推着他们往前走,逼着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最典型的是九1班的一名女生,智力非常好,但学习不踏实,成绩大起大落,针对其个性强,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性措施,就对其采取一些软化措施,感动她,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哪些顽劣的学生,采取软硬相结合的办法,该强硬的时候采取强硬措施,到时候必须完成,否则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更多的时候采取软措施,通过做思想工作转化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使学习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2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对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同的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学生的管理教育,一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ec123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