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中女子的婚恋观及现代意义

2022-09-02 08:0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卫风·氓》中女子的婚恋观及现代意义》,欢迎阅读!
婚恋观,诗经,意义,女子,现代

《诗经,卫风·氓》中女子的婚恋观及现代意义

作者:赵会莉

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1



内容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大量的婚恋诗,反映了周代人们的婚恋观。其中《诗经·卫风·氓》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它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和“氓”的情爱历程,从中反映了周代妇女追求爱情的大胆自主和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也表现了周代女子理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婚恋观。观照当今,对我们现代人恋爱和婚姻方面也有很大的启示,可以让我们对爱情更理性的理解。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女子 婚恋观 意义

爱情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耀眼最美丽的花朵。《卫风·氓》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描绘了古代女子大胆自主地追求爱情,体现着人类本真状态下的真性情,它也记录了青年男女之间比较古朴自由的恋爱观,同时给我们展现古代女子甜蜜的爱情故事和悲催的婚姻生活及婚变后女子理智地对待爱情,使我们了解古代女子纯正、健康的爱情观。

.女性大胆自主、恋爱自由

《诗经·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距离远古还不是太久,远古的遗风对周代还有很大的影响,《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所以周代青年男女间的相识、相知和相恋有很大的自由,不像后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对男女的交往有很多的限制,周代的女子可以自由地追求爱情。诗篇一开始描绘了“氓”向魂牵梦绕的女子来求婚,“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丝”与“思”谐音双关,表明该女子是“氓”思念和心仪的女子。“氓”是个经常游走在乡间用布匹换蚕丝的小商人,被乡间女子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氓”这个青年就费尽心机来接近女子,假装用布来换女子家的丝。实际上是醉翁之意是想和女子结下百年之好。女子被氓憨厚朴实的形象所打动,于是二人遂陷入爱河。

爱情,是人性中最美好、最动人的情感。恋爱时相处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虽有相处时的甜蜜快乐,也有分别时的依依不舍,“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姑娘送郎君渡过淇河,又到达顿丘,还是不舍得离去。怎样才能长相守呢?自由恋爱,甜蜜约会,二人的感情终于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女子甜蜜温柔地回敬男子,“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不想到你身边和你长相厮守,主要是没有媒人来提亲。虽然他们是自由恋爱,周代“六礼”对民间婚礼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当时民间婚姻也需要了媒人,除了“仲春之月,奔者不禁”外,这是婚姻结合必须的礼节。二人虽然是自由恋爱,女子还是希望“氓”能找个媒人,按照正常的婚姻礼仪来自己家和父母谈论自己的婚姻大事。但由于男子家只是一般的小商贩家庭,家境贫穷,没有财力来备财礼。看到氓的困顿和愁闷,贤淑和善良的女子冲破世俗的礼节束缚,毅然决然自己做主,答应“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秋天就可以把姑娘娶回到家里,长相厮守。

.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

恋爱是甜蜜幸福,也是痛苦和煎熬。《卫风·氓》中女子追求爱情简单却执着。“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夫君别后,痴情的女子每天来到村口,登上残破城墙,痴痴地等待心上的情人来和自己会面。见不到思念中的情人就哭哭啼啼,茶饭不思,思念绵绵不绝;而见到心爱的人,心情马上晴朗起来,感觉一切都变得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3b4611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