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2024-03-18 12:3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手拉手》含反思》,欢迎阅读!
数学教案,手拉手,大班,反思,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手拉手》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数数并渐渐认得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 能够在小组之间进行简单的数学比较。 二、教学重点

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引导幼儿认得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进展幼儿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幼儿意识到手拉手的方式,学习数学比较。 2. 培育幼儿合作与共享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 1. 一组手拉手的道具 2. 三组不同颜色的糖果 3. 数字卡片110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引入

老师问:“今日我们学习什么新东西?”幼儿回答:“手拉手!”老师问:“什么是手拉手呢?”引导幼儿描述,引导幼儿相互握手,了解手拉手的含义,认得手拉手这个比方的意义。

2. 活动1:数数手拉手


老师介绍手拉手手法,并要求同学排成一行,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数数。如示范“1,234”时,两边的同学就要拍两次,让孩子们通过手拉手的方式体验数数,培育孩子们的感性认得本领。

3. 活动2:手指比数字

老师插入10根拨测竹棒,每个竹棒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蝴蝶结标记不同的数字。例如,黄色蝴蝶结在1号竹棒上,红色蝴蝶结2号竹棒上等等。老师带领幼儿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来比较这些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4. 活动3:糖果换大家玩

老师在班级内放一些相同数量的糖果,老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给确定数量的糖果,然后通过手拉手交换糖果。同步引导幼儿感受到合作与共享的乐趣。

5. 活动4数学比较

老师给每组发放一组110的数字卡片,要求每组依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数字卡片。然后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快速交换卡片进行数学比较。

6. 教学结束

老师总结今日的教学内容,强调今日学习的“数数手拉手”“手指比数字”“糖果换大家玩”“数学比较”等活动,让孩子们明确今日学到了什么,并激励他们以后多这样进行数学学习。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反复锤炼幼儿数数本领和数学思维的课程,我通过手拉手这一比方,将幼儿数学的学习方式与实在的行为相结合,建立幼儿对数学学问的感性认得,刺激了幼儿的学习热诚,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在活动三“糖果换大家玩”中,每组拥有的糖果不相等,会影响不同组的合作,带确定的挑战性,但是孩子们通过手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7c4881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