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汝州

2022-09-11 21:1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家乡汝州》,欢迎阅读!
汝州,我的家

我的家乡汝州

汝州概

199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18个综合改开放试点县(市)之一,2001被确定为河南省26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市)之一,2004年又被确定为河南35个县域扩权县(市)之一。

汝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气势恢宏的时代篇章。 城市建

城市功能完善, 市区形成了广城路、丹阳路、朝阳路、望嵩路、洗耳路等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道;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城市绿化率达到18.8%率先在河南省县市级中建成了煤气工程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万户,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16万门,开通了无线市话和国际

风穴寺—七祖

互联网,形成了安全高效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文化旅

汝州境内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千年古刹风穴寺,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并称为中

原四大名寺;万古神汤温泉,富含50多种微量元素,汉唐九帝三后及文人骚客争相前往沐浴,武则天曾在此沐浴,留有一座武则天像,武则天洗澡的地方被后人称为“武则天洗澡池”,是有名的疗养胜地。别具一格的连环姊妹怪坡风光旖旎的紫云山等景点,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汝瓷、汝石和被称为宋石之鸿宝的汝贴并称汝州三宝。 文化艺

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汝州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一九二六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高台,发展成为曲剧剧种的。


河南曲剧是由高跷曲子发展而成的;而高跷曲子则是清朝光绪初年,洛阳王凤桐先生,把当地以舞蹈为主的高跷,和以茶馆、坐班清唱,配以伴奏乐器,以自唱自乐为主的小演唱融为一体而成的。2009518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曲剧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开幕。中央电视7《乡

村大世界》也亲临汝州对这样盛况进行报道。

珍宝汝

1.

汝瓷是宋代“汝、哥、官、定、”五大名瓷之一,历史上为北宋宫廷

专用

称汝官瓷。汝官窑烧制历史前后仅有二十年左右,金兵入侵后,技艺失传全世界传世品仅有六十余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馆和英国、日本等国的大型博物馆内。汝瓷器以青雅素净、蕴蓄秀美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主要品种有汝窑豆绿瓷、汝窑天蓝瓷、汝窑月白瓷。汝瓷造型古朴大方,釉质如碧峰翠色,莹光内柔,土质细润,坯体如胴体,其声如磬;釉药浑厚,清澈明润。釉面掺入名贵的玛瑙,色泽独特,含水欲滴,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有蝉翼纹、冰裂纹等,颜色有天青、天蓝、豆绿等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题词:“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汝瓷研究者经过无数次的试烧,终于在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汝窑豆绿釉工艺品。1986年汝瓷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产品百花奖评审会上获国家“金杯奖”;1987728日,汝官瓷和汝窑月白釉经国家轻工部和河南省科委联合主持鉴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使汝瓷重放异彩。 汝州三宝诗有云: 汝瓷

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抟埴。 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 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 皿虫为蛊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 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 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2] 三宝汝

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20通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幽幽光华,石碑上镌刻着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书法精品。细看之下,郑国大夫皇颉的字潇洒俊逸,酒仙刘伶的书法自由奔放、洒脱不羁,李世民的书法意兴天来字外风云,有皇家风骨„„这数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

汝帖

汝州特

汝州粉皮是河南汝州市的传统特产,以其色泽嫩白透明,质薄如纸,韧强味鲜,营养丰富,利口消腻,食用方便而颇负盛名。

粉皮一直是汝州的传统食品,清道光二十(公1840年)年间,当时汝州城内西街水坑沿有个商贩叫田家有,远到南阳的社旗贩盐,曾见那里有人用杂豆制作“粉皮”,每斤八到九张,厚似烙饼,计斤称卖。食用时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田家有回来后改用绿豆淀粉制作,苦心探求反复试做。他涮出的粉皮较之南阳社旗所做粉皮薄了许多,每斤约三十张左右,质地胜于杂豆。但食用时仍需开水泡发,不能现时食用。至光绪年间,该制作工艺传至二代田九思之手。他继续探索改进,粉皮又薄了些,由原来的每斤三十张增至四十张,用温开水泡发即可食用,世人为之称道 汝州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纯手工艺水磨绿豆淀粉精制而成,其制作工艺考究,它薄如蝉翼,明若窗绫,洁如白璧。每张直径三十公分,每荮三十张,约半斤重。粉皮可长期存放,且不易变质,关键是食用方便,可立煮立食。食前先将干粉皮放入温水浸23分钟,待变柔软后撕成碎片,用牛、羊、猪、鸡、鸭、鹅等肉丝、肉片,均可搭配拌和,做成凉荤菜;或拌黄瓜、西红柿、芹菜等菜蔬,用芥末、麻酱、香油等为佐料,可配成荤素凉菜,味美可口。并具有下锅不粘,柔软可口,热吃凉拌均可的特点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B1B2,酸等多种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益气润肺之功效。因此,一百多年来,汝州粉皮作为汝州传统特产的“新三宝”(粉皮、粉条、粉丝)而名闻遐尔,并且飘洋过海,登上了异国它乡的宴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64de8120b4e767f5acfce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