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佳教育随笔》读后感1400字

2022-12-15 22: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读后感1400字》,欢迎阅读!
读后感,中国,随笔,最佳,教育

《中国最正确教育随笔》读后感1400

这是一本由张xx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随笔集。刚看到这本书就深深地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当你翻开书页,你就识别出了一种声音: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冲动、你期待又熟悉,或许就是你自己的声音,随每次阅读而来的震颤,和几乎属于肉体的情感。教育,在这些文字中,建立了现实的和不可能的场景,它带着你去恢复一个过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预示了一个真实的未来。它应该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阅读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肉体与精神的不安。

教育随笔》不只是对课堂教授方法、教学经历和感悟等问题的探讨,还分析了与教育相关的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领域内的一些深刻问题。普通教师从这本书中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如果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看,作者以或睿智或博学的笔触发其感慨与疾呼,充满心灵的独白和真情的呐喊,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部真正充满内省精神的心灵随笔

其行文亦优美,看惯了充满着刻板的说教和枯燥的理论的教师用书后,行文优美、饱含真情的教师用书成了广阔教师的真诚期盼,所幸,《教育随笔》没有让人失望。钱理群、毕淑敏、摩罗等文坛宿将写的教育随笔都是文采飞扬,

情理兼备;肖川、吴非等有资深教育背景的专家所写教育随笔能够深入浅出,举重假设轻;更有一些名师记录教育生涯中最真的感悟、最深的反思,以及最动人的瞬间,他们从教育中的细节与现象出发,见微知着,以孔窥豹。


全书从多角度阐发了教育理念,将教育从狭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提醒其更丰富更宽泛的内容。有的是针对课堂教授方法、教授经历、教后感悟方面的,如《今天我们怎样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有针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探讨,如《女儿的毕业照》,还有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世上已无蔡元培》针对中国大学的教育现状和理念分析;《我是农民的儿子》是针对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提醒反省,《简单而困难的活着》那么针对教育者的自身的生存状况给予关心,更有《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篇目探讨教育艺术……这些都给读者拓宽了教育理念的视野,也注意到了将教育与历史现实结合起来探讨,痛彻处引人拍案,精辟处发人深思。

文汇读书周报(xx.4.7)这样评论:教育与爱心和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作者都有着对教育、民族、国家深切的责任感和对中国的教育现状的深刻入微的体察。展卷细读,有半生执教杏坛、桃李满天下的钱理群教授回忆教书生涯,字里行间都是对教育和学生的喜爱,也有韩水法面对中国高校制度的弊端逐一解析,痛下针砭…… 这些中国当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没有齐唱颂歌,毫不避讳自己的质疑与反对,对中国教育界存在的暗面,如中国农村恶劣的教学条件,中国考试制度、高校政策、教育改革存在的诸种弊端等都有所反映,甚至有些针砭的文字是激切的是痛彻心扉的,但“爱之深那么责之切”,因为满怀对教育毫无保存的热忱才会忧虑,因为对国家社会始终保有殷切的希望才会大声疾呼。这些真诚的热切的文字后闪现的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能够帮助教育管理者、执行者了解教育界的现状和各种声音,可以当作当代教育的微型的“资治通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c2476d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