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的始祖-汉钢铁刀

2022-09-16 07: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刀的始祖-汉钢铁刀》,欢迎阅读!
始祖,钢铁,刀的

唐刀的始祖-汉钢铁刀最主要的特征是环首直刃,与春秋战国时期西北民族使用的青铜削刀的外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狭刃直身,刃与茎一体锻造,环状刀首。部分刀身略向内弯,可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和中亚细亚刀剑的影响。 根据功能和长度,汉钢铁刀基本分为以下不同种类: 环首削刀/匕刀

此类刀尺寸较小,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背直身,刀刃平直或内弧。刀尖斜锐,角度在30-15度之间。铁削既是切削的工具,也可作为近身刺杀、撩割的 器。铁削应该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到西汉早期成为较普遍使用的工具。以南越王墓为例,共出土七把环首削刀和二把环首短刀,均为小件,并无后期流行的长刀。 但此时墓中已出土共十五把长剑,除一把青铜剑外,多为器型长大的铁剑。

有一种观点认为,环首削刀仅仅是工具而非武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铁削已经出现了血槽,而单纯的切削工具并无此必要。这也是铁削作为刺杀武器的有力佐证。笔者有幸收藏两把削刀,均有血槽。 凹槽环首削刀

此刀长不盈尺,宽仅寸许,厚背薄刃,刀身至刀茎通体开大凹槽,剖面为内弧形。刃部开小凸边,极其锋利。崩口干净利落,硬度很高 单槽环首削刀

此刀长约一尺,削身略向刃部内弧,茎部平直收窄。包浆厚实优美,品相完整。近背处双面开槽,直贯刀身逼近刀尖。环首与茎一体制造,以铁钉铆接刀身,现已浑然一体。

上面两把削刀刀身缩窄,刀尖锐利,功能完全可以媲美匕首。下面这把匕刀尤为精彩,除开有血槽外,护手处尚有突出之字刀格,其造型竟与近代刺刀惊人地相似!远在2000年前的先人就有此绝妙机巧,实在令我们叹为观止! 铁格环首匕刀

此刀造型类似汉环首削刀,但柄前端有字突出横格。刀尖犀利凶狠,刀刃平直细长,两侧开双血槽。刀格为铁质,正面刻有羽毛形纹饰,反面平素。刀茎略下弯,与环首系一体制造。 环首短刀

此类刀通长在30-50厘米左右,刀身较削刀宽厚,直刃略内弧,便于切割和劈砍,亦可刺击,兼具工具和武器功能。 环首长刀

环首长刀的尺寸一般分两种:通长超过100厘米以上者基本是骑兵刀在75米左右的可能是步兵刀或佩刀。环首长刀是汉代最主要的军用短柄格斗武器,刀身平直狭长,部分略向内弧。刀茎与刀身等宽或略窄,但足够厚实。厚背薄刃,平脊无槽,刀首锻为环形。 铜格环首长刀

此刀长度超凡,达120厘米,刃宽约3厘米,最厚处7毫米。包浆圆熟,品相完美。平肩长身,刀刃略向内收。刀刃坚硬锋利,弹性惊人。刀茎宽厚,猛烈劈砍不 至拆断。此刀为单手持握,汉军之骠悍可见一斑。青铜剑格,质朴古雅;另铸环首,厚实沉稳,与刀体连接浑然一体。此刀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的汉环首长刀之 一,硬度和弹性亦胜过同样厚度的很多明清刀剑。历时近2000年,尚可弯曲成弓状。其惊人的长度和超凡的品质证明了中国汉代兵器制造工艺的先进水平,无论 当时现在,均可谓国之重器藏之重器


错金环首直刀

全刀长度达112.3厘米,宽约2.9厘米,最厚处9毫米,重960克。包浆优美,保存完好,唯剑格处锈蚀较为严重,但不至断裂。较其长度来厚。弹性超 凡,曲伸自如。此刀与前一把汉铜格环首属同一时代和形制,但在刀背近格处錾有多个铭文,内容待考。更可贵的是在环首内侧多处发现错金纹饰,这些都将成为考 证汉代铁兵器的重要资料线索。此刀亦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的汉环首长度之一,可谓国宝级藏品。 蕨手环首直刀

此刀长约100厘米,刀身宽厚,刀刃略内收。包浆厚重,完整无缺,仅刃部有少量崩口。弹性优越,曲伸自如。刀茎相对 刀身略收窄,刀把应为单手持握。环首为一体所锻,呈椭圆状,环首内作蕨手装。此种环首形制较稀少,级别应该较高,在朝鲜乐浪古墓曾经出土类似的环首铁刀。 环首仪刀

此刀长度超过100厘米,刀身狭窄,刃宽仅2厘米。刀茎相对宽厚,刀把应为单手持握。此刀品质、硬度、强度、弹性皆佳,完全可用于实战并留有兵器相交之痕迹。但相对长宽厚的骑兵长刀来说,设计略为纤细,估计是训阶官员或贵族日常之礼仪佩刀。 双手环首长刀

全刀长度达110厘米,柄长约25厘米,最厚处约1厘米,超过前面四把单手环刀。平肩长身,刀刃略向内收。保存完整,仅刃部有少量崩口。此刀罕见之处为 柄加长,系双手刀。汉环首长刀多用于骑兵,以单手刀为主,双手刀实例非常罕见。此刀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中国双手刀始祖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汉代双手 环首长刀,其惊人的长度和超凡的破击能力都证明了大汉强盛的国力,骠悍的军队和当时先进的铁兵器制造工艺,可谓当之无愧的武备重器 一直以为,兵器考古界和刀剑收藏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于这类骑兵/步兵所用之环首铁刀的材料性能和锻造水平估计不足。即认为汉代钢铁环首长刀刚猛 有余,但强度和弹性不佳,必须要靠增加刀背的厚度和刀刃的宽度来保证不致断裂。笔者收藏十数把不同尺寸、厚度、的汉环刀都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以上述五把 实物为例,其弹性均超过汉以后至清代的大多数古刀,至今仍可变成弓状后瞬间恢复原形,而无任何弯曲变形。最长的铜格环首长刀,通长达120厘米,宽3 米,最厚处仅7毫米。而日本在1930年代生产的95式士官战刀,完全由现代钢机械锻造,全长93厘米,宽3厘米,厚度已达7毫米,但更易变形,弯曲后几 乎不能回弹。故较其长度来说,汉环首长刀刀身根本不能算宽厚,而其钢铁之精良和工艺之先进,更是令人赞叹。 服刀

服刀是一种相对稀少的短刀,也是较少见的未加环首的汉钢刀。刀长一般在30-40厘米左右,狭身直刃。刀柄及刀鞘饰以玉具,做工精美,外观呈椭圆形。刀鞘 和刀首有孔,可系绳挂在腰间,主要起装饰作用,亦可近距离防身。此刀在汉早期已经流行,多为王侯公卿随身佩饰之器。《汉书.九六上.西域传.婼羌》 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后世日本之短刀,可能就是承传了这种服刀的形制。 环首刀的结构连接方式

现存的环首刀大部分系出土之物,多锈蚀严重,包浆浓厚,刀柄、刀身、刀首早已连为一体,无明显分界,易被认为完全一体锻造。但仔细观察,仍可以


发现其各部位不同的连接方式。

第一种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是刀茎与刀身一体锻造,环首另造,经加热后锤锻焊接在茎中间。

第二种方式类似前一种,但环首保留与茎尾等宽的缺口,然后焊接在茎两端。 第三种方式较为罕见,环首另造,夹在折返的茎尾瑞,可见刀茎未经淬火。此刀刃异常坚硬,证明汉代的分段热处理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第四种方式很特殊,刀茎和环首可能一体制造,与刀身用嵌焊的方式连接,然后用目钉加固。下图中已经分解的汉刀由拔刀斋刀友CAR5收藏,可作为佐证。前面介绍过的一把汉环首铁削,也是用完全相同的方式连接的。

第五种连接方式即刀柄、刀身、刀首完全一体锻造,较精美者环首内有图案。 唐刀之所以成为历史的三大名刃之一,主要是由于汉钢铁刀的铺垫。汉钢铁刀在中国刀剑历史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是因为受到强的的唐刀光环给映射的暗淡了。

本文由龙泉古刃刀剑厂(http://www.dsgzp.com/ 提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a17b14fad6195f312ba6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