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22-07-21 07: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张爱玲,文学作品,形象,女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姚雨

来源:《大观》2015年第03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在她的笔下,女性人物形象千姿百态,用她们各自荒诞滑稽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一种病态畸形的心理,同时也各有其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这种病态形象的表现不仅源于人物自身,更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强烈反映。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作品;病态形象;女性意识;分析 一、畸形化了的心理模式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这样一个典例。她是麻油店老板的妹妹,受其哥哥安排,嫁给了当地的一户旧式家庭的患有软骨症的姜家二少爷。可想而知,为人十分泼辣、尖刻的曹七巧在与丈夫的婚姻生活中,在性欲上自是得不到满足,再加上旧式体制下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观念极为薄弱,故而在姜家生活的日子里,她表现地十分放浪与自私。她与自己的小叔子姜季泽肆意调情,对婆婆姜家老太太谄媚奉承,甚至口无遮拦,对妯娌任意编排,从而导致她在姜家人眼中的地位日渐不堪,因而分了家后七巧便与儿子女人离开了姜家。虽说离开了姜家,便是离开了所有在七巧心中不满的情绪,但她并没有得到解脱,那种在她心里的病态化人性观已全然根深蒂固。她张罗着为儿子娶媳妇,却又处处用恶毒的语言来攻击媳妇,与儿子长白耳鬓厮磨,堂而皇之地抽大烟,最终使得媳妇受辱而死。在对待女儿的婚姻上,七巧又是采取一贯的自私手段。在长安经由姜家三太太的介绍认识童世舫,并想与其缔结婚姻时,曹七巧表面持温和的赞成,私下却用尽手段进行阻扰,最终断送了长安的一生,成功把她变成了第二个自己。这充分体现了在七巧身上作为女性个体的强权和独裁。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女性形象在张爱玲笔下却被描绘成了一个审慎和机智的疯子,她这种被畸形化了的心理模式充分展现了历来中国女性的悲剧色彩。 二、病态心理的延伸

不管是中国传统女性抑或是现代新式女性,婚姻与家庭至始至终都是她们人生中的重要一章。在面临婚姻的危机,家庭的破裂时,女性的掌控局面及生活重心受到严重的威胁,故而她们会采取一系列极端或是偏激的行为来挽救。但在挽救婚姻的过程中,却又造就了另一出的悲剧。她们为了自己的目的,间接地做了导致别人婚姻厄运的刽子手,《半生缘》中的顾曼璐与《小艾》中的席五太太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半生缘》是张爱玲廖为可数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描绘了一个悲剧模式的旧上海家庭。自幼丧父的姐姐曼璐因为要供养一家人生计,不得不出入风月娱乐场所,沦为舞女。而与其出身相同的妹妹顾曼桢因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独立自强,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并结识善良忠厚的沈世钧,与之恋爱。正如众多风尘女子的命运一样,曼璐最后嫁作商人妇,但婚后的她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27b03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