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知识点

2023-01-03 00: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我所欲也 知识点》,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

《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语音。

箪(dān)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3、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4、一词多义。

为:a、今为(为了)

b、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

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 d、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 5、重点词语解释。

(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4)一箪 箪:竹筐 (5)一豆 豆:碗 (6)尔而与之 蹴:用脚践踏 (7)万钟于我所加 何加:好处 ..(8)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厌恶 (9)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正义或仁义

(10)贤者能勿丧 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 ....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万钟的傣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2)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

(13)故不为苟得 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14)妻妾之奉 奉:侍奉。

(15)呼尔而与之 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乏:贫穷。 ..(17)有是心 心:本性。

二、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7、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出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四、课文内容理解

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2、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一节):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二节: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三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批评见利忘义。

3、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6、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7、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b4ac3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