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稳的幸福随笔:回家的温暖

2022-12-07 12:3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稳稳的幸福随笔:回家的温暖》,欢迎阅读!
稳稳,随笔,温暖,回家,幸福

关于稳稳的幸福随笔:回家的温暖

我自小与父亲没有太多的交流与谈话,记得最清楚的,大多是我们三姊妹玩耍在外时,他每要走出门外,在场坝上顿一顿,然后卖弄粗声粗气的嗓门儿,朝左邻右舍呼唤我们回家。那种儿时的叫喊在今天听不到了。我只是在沉醉地想念起了,冰寒交冻的夜袭来一阵暖意在心头萦绕。

记得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年轻有为的儿子离开了家乡去了遥远的大城市工作,家中独留下一位老父亲,父亲走了老伴儿,也没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能偶尔出门散散步,找友人斗会儿象棋,每日的生活极其单调,显得茕茕孑立;儿子很孝顺,不时就会寄给他保暖的羽绒服、零花钱等等,父亲却不是那么好过,除了偶尔需要开门接受快递和接待偶来的稀客,常常把自己封闭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不愿多说话,也无人可说话。有一天,安静的屋子里传来座机“叮叮零零”的欢呼声,屏幕上是一串既熟悉而又倍感陌生的数字——儿子的号码。“臭小子!舍得给家里报个信儿了呵!”父亲一边一言一行地嘀咕着一边擦拭着座机上久积的灰尘,一个快手拎起了通话筒,喉咙一直哽咽着;接了电话,那头说:“爸!公司例行公假,俺这次回来多住几天,咋爷俩喝两盅……”“啊…行呐,好哎”男人紧紧地握着电话像挤牙膏一样的应着千里之外儿子的声音,天真得像个还童的孩子,枯黄的核桃脸笑开了花儿。

至今我仍然不能完全体会那位老父亲的心情。常在心里想,再回味一遍从前父亲说的,是不是其中藏着什么独特的潜台词呢?那个时候,家里异常拮据,左邻居、右邻居、前邻居、后邻居家家都有一台电视机,唯独我家没有。我问母亲:“为什么咋家没有那个看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盒子呢?”她的脸微微泛着红:“以后会有的。”每次只要得到父母允许,我们三姊妹就可以任挑一家跑去“蹲点”,也就是去追自己感到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可是,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些我们三姊妹不在家的日子,他们不是苦瓜脸对着苦瓜脸兴叹柴米油盐,就是盘算着如何说服踏进家门来追债的人说延期还债,是他们用这种折磨自


己的方式换来了我们三姊妹无忧无虑的童年与成长。

沉浸在幻想中的自由和满足总是能被父亲的声音追杀得片甲不留,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叫卖”我们回家,回家不是要我们帮忙拾起体力活也不是让我们刻苦读书,只有一件大事:要先填饱肚子。后来我一度想问父亲这样做是为什么,难道像我们那样的“熊孩子”就不该被狠狠地揍一顿吗,而我一直没有问出口,我猜想他是不会回答我的,男人的爱,从来不需要用语言来刻意地表达。那时我才真正明白。又想起以前被他叫回家,吃饭时,我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琢磨着饱饭过后奔出家门要做的事,要玩的游戏,要过的瘾,像极了一只归心似箭的小鸟,从来不懂念及家的好,竟把一家人一起吃饭都当做一件“敷衍”的事,后来我才恍然悔悟,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温存,尽管现在全心全意的投入与缅怀,失去的美好却是我经营不回来的,它只能陪着年少轻狂的成长刺痛渐行渐远……

“孩子!快回家吃饭。”今天我又想起了那句炙热的呼唤,一家人围着团圆满满的餐桌,每个成员都拿起碗和筷,细细品味锅中的酸甜苦辣,生活的喜怒哀乐,人生的聚少离多。那时的我们并不富足,但一直被成长款待着隐隐的幸福。

本文作者:翁仁江(公众号:南粤作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e02c75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