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受舞蹈作品入手教幼儿学舞蹈

2022-04-10 10: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感受舞蹈作品入手教幼儿学舞蹈》,欢迎阅读!
舞蹈,入手,幼儿,感受,作品

从感受舞蹈作品入手教幼儿学舞蹈

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如何让幼儿有感情的舞蹈,在舞蹈活动中感到快乐,享受着音乐的美,启迪智慧,发展能力,这是幼儿舞蹈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其目的就是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听觉、感受力、节奏感、表现力)非音乐的素质和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灵敏的反应能力、兴趣、探索的兴趣,表演欲望、自信心、坚持性……

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让幼儿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双主体的作用。教师要通过教学塑造出正确鲜明的艺术形象,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教师要用启发式形象化的语言,结合正确、形象有感情的示范,让幼儿感知舞蹈作品,逐步投入舞蹈的意境中去使之深化,这样幼儿才能处于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想象的初步形态,这时的联想是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与记忆是同时进行的。联想的深广度取决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准备和表象的储存,也就是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所以老师一定要通过介绍舞蹈作品,让幼儿去感受、理解,幼儿表演时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和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这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关键。

一、 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知识或已有经验为基础,更多的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所以老师对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舞蹈,应伴随着启发性、形象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能力才能提高。如:在教律动《采茶》时,音乐很美,


但幼儿对《采茶》一无所知,教舞蹈之前通过常识活动,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外形、用途、采茶的方法,以及茶农的劳动情况,并初步感知采茶的音乐

1、在幼儿感知舞蹈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要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之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渐提小的问题,因为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的越多,感受的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

2、在感受舞蹈时要不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认识的门户,人们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3幼儿的知识准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舞蹈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的知识、印象,幼儿对与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作品。

二、 教练舞蹈

1、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的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究教练方法。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的示范。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

2、加强音乐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学习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成分参加的智力活动,情感、意志非认识成分,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舞蹈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强调结果。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提高兴趣,又促进了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的教,创造性的学。


4、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致勃勃,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

三、 即兴创作

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幼儿学会了舞蹈,并掌握了风格、情绪、节奏后,组织幼儿进行即兴创作,为幼儿创设迁移的条件,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

1、创作过程

1)在进行创作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出编什么,并启发幼儿把动作做出来。

2)老师要在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当幼儿用语言讲出动作的内容,但不会做动作时,老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表达的能力和表演水平。

3)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提问指导时既给幼儿指出创作的方向,又要给幼儿留有一定的创作回旋余地。

2、创作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鼓励幼儿有表演的欲望。

实践证明,从感受作品入手,教幼儿学舞蹈,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个个有表演欲望和自信心,会表现,会创造,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记得牢,从能学会,变成了会学,加快了学习舞蹈的速度。在充满音乐、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让幼儿扎扎实实的学到了知识,并用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发展和提高了幼儿音乐质和能力,及非音乐素质和能力,提高了舞蹈教学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70cbf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