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日式美学

2022-04-26 18:5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妙的日式美学》,欢迎阅读!
日式,美学,微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妙的日式美学

作者:疏花

来源:《中华手工》2018年第03

日本人的审美观里,常常流露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以及诸行无常的感受。从日本最古老的花道流派池坊流崇尚的自然野趣,到光之教堂于光影交错间展现的隐秘与庄严,再到日本茶道的寂色原则……日本传统美学所推崇的美,从来都不会一览无余。传统日式美学与中国文化、佛教文化等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物哀、幽玄、佗寂三大审美意识。



说起物哀,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正是这本被称为日本版《红楼梦》的古典文学名著,开启了日本的物哀时代。据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值得一说的是,日语中盼物哀并非只是中文语境中的悲哀”“哀伤意。它包含了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愤怒等诸多情绪,简而言之,即是心为物所动而产生的情感的统称。

江户时期的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通过对和歌与《源氏物语》的深入分析,将物哀提升到了美学理论的高度。他在《紫文要领》中这样阐述物哀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就是物哀。

物哀其实还包含着大和民族的生死观,即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所以他们喜欢易凋零的樱花、转瞬即逝的烟火,甚至推崇殉死。川端康成認为物哀是日本美的源流,因为正是懂得了美的短暂才使得大和民族对人事物、大自然有了细腻、敏感的感受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831cc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