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故事-包拯做寿

2022-08-01 00:0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廉洁故事-包拯做寿》,欢迎阅读!
包拯,做寿,廉洁,故事

包拯做寿



一次偶然的机会,晚上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读到一篇关于包拯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相传北宋包拯六十大寿时,皇上念他德高望重,劳苦功高,要给他做寿。包拯推辞不过,只好从命。但他吩咐儿子包贵及手下在门口拒礼,如有人执意要送,要写明送礼理由,并立即禀告他。谁知第一个送礼的是皇上派来的六宫司礼太监,包贵要其写明理由,老太监写诗一首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在诗下写道:“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看后,只好捧着寿礼回去了。张奎是包拯的同乡好友,又同殿为臣,他心想,我的礼你总该收吧。于是前去送寿礼,并赋诗一首道:“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能拒礼在府门。包拯看后提笔写道:“我们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日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染俗尘。”张奎看罢只好把礼带了回去。

一个位高权重的一品大员,在过生日时,别人送点礼品本无可厚非,然而他想到的是此例一开,必助长送礼、贪腐之风,于是甘冒抗旨、得罪好友之大不韪,拒礼于门外。尽管封建社会与当今社会有本质的不同,但廉洁奉公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始终熠熠闪光。在当时社会混浊的官场中,有许


多出污泥而不染、严于律己、奉工守法的清官廉吏如包拯、海瑞等人,他们坚守廉洁自律的人生信条,抵挡住各种诱惑,明明白白做官,请清白白做人,给后人留下美谈。他们的浩然正气,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他们的思想品质,对我们今天加强自身修养,廉政自律仍有益处。

现如今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权力趋势的诱惑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更要保持一种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保持一颗拒礼不贪的心,不以权谋私,力戒贪污腐败。从根本上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的产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增强团结,同心同德建设我们的祖国。

包拯曾经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意思是说,廉洁的官员是人民的表率,而贪污腐败的官员是残害人民的盗贼。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廉洁自律,不徇私情,不贪私利,不计得失,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为人民群众办些好事、实事。

我深深地感到,通过阅读廉洁从政故事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使我们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可以敦促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工作中去!



(治保大队:范士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3d3be8f8c75fbfc77db2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