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古筝

2022-10-30 14: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古筝》,欢迎阅读!
古筝,传统文化,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筝,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创设传统文化艺术情境

如何在古筝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古筝教学的重点。在学习古筝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树立民族情怀从而体会对古筝的文化认同感。古筝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在习筝的场地创设传统文化艺术情境,其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课堂环境能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不仅仅是一个对教授古筝场地进行布置的行为,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装饰的内涵,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才能构建具有古韵古风的教学情景。很多课堂上教师多布置了古筝曲谱,或一些名人字画,这些装饰确实有助于建立传统的文化氛围,但是学生如果不理解其背后的寓意,也只能是对牛弹琴,起不到熏陶渗透的作用。只有让这个情景触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才能融入到这种情景中,进而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教授《渔舟唱晚》这首经典曲目的时候,教师要先从其文化背景讲起。这首颇具古典风情的经典曲目,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乐曲中描述了夕阳映照的光辉,情景中万顷碧波,渔民在垂钓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是筝曲中广为流传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来发展编创的。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


年表演证明,这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经典曲目。教师在教授如何演奏作品之前,先将作品的文化内涵,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能从其文化背景中得到启示,也就是对于教学情境的构建。用古筝的韵律表现夕阳的余晖,用乐曲的节奏表现渔民的惬意,用演奏乐曲的心境带动观众的情愫。只有具有情怀和诗意的演奏,才能使古筝的经典曲目得到不断的升华。 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养

在传统音乐被大力推广的大好前景面前,古筝这件传统乐器紧跟时代的脚步,焕发生机,不断被更多的人所喜爱与学习。但是有时很多学生虽然忙于练琴但收获甚微,在其表演过程中观众根本感受不到乐曲的韵味。这种问题困扰了很多的习筝者。这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虽然演奏者有了一定的古筝演奏技能,但他并没有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没有将曲目的演奏融入到自己的感受中,使得自己的演奏“只有其形 ]有其艺”。如果习筝者没有静下心来对乐曲的文化内涵不断深入学习和领悟,在今后的古筝演奏中是不会有长足发展的。

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才能在古筝演奏中较为自如的表达乐曲的思想与情感。例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瓶颈期,无法对操练百遍的曲目再有所提高了,这就是乐曲中的思想意境没有挖掘出来。这一阶段是教师教授的重点,突破瓶颈期的重点可以放在加深内涵感受上,那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讲授中华传统艺术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不断体会、理解,并融入到乐曲的演奏中。 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可以慢慢培养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感受力则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可以加以培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293cdd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