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自反性治理理论的大门——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

2023-02-19 18: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启自反性治理理论的大门——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欢迎阅读!
美学,秩序,治理,开启,大门

开启自反性治理理论的大门——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

作者:唐娟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第4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风险叠加、交织多元、复杂多变的“风险社会”,亟需对公民进行风险教育,提升公民的风险感知和风险应对能力。理性借鉴发达国家风险治理的先进理论,成为中国风教育的应有之义。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合著的《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以下简称“《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201412月出版)一书开启了自反性治理理论的大门,从此适应管理、转型管理等大量理论成果涌现,占据了西方风险治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首先,《自反性现代化》一书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源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现代社会的风险具有全新的特征,如显著的复杂性、结构的不确定性、高度的灾难性、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等,因此这些风险极难避免,被人们视为现代社会的“痼疾”。利奥塔、福柯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痼疾”产生的原因是人类已经由现代化步入后现代化阶段,现代化时期以理性为基础构建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都应被颠覆;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现代化的终结,恰恰相反,是现代化的不足,解决问题的出路不是彻底地否定理性化,而是应该重构新的理性方案,并据此提出了“交往理性”。他们的论战旷日持久,尽管带来了许多震撼性的的思想,但都缺乏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建议。《自反性现代化》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横空出世。它创造性地提出自反性概念,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社会的风险以人为风险为主,现代社会的风险源正是现代化自身,从此把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其次,《自反性现代化》一书提出亚政治等解决方案成为自反性治理的开端。与后现代主义者把注意力聚焦在解构不同,自反性现代化学者非常关注建构。“在哪里现代化风险被承认……在哪里风险就发展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政治动力。”[1](P93)这种由风险意识激发的新型政治被贝克称为亚政治,其特点包括:(1)它是一种直接性的政策参与,它与环式民主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其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是一种“特有的对政治决策的个人参与,绕过代表性的意见形成的机构(政党、议会)。”;(2)它是带有全球化倾向的政治,“其‘全球性’无论在社会方面,还是在道德或意识形态方面并不排斥任何人或者任何事。”[1](P51“网络管理”、“公众参与”、“自组织发展”等或多或少受到贝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风险治理属于一阶自反性治理,治理的对象主要是一阶自反性,即现代性的激进影响和副作用;关注的焦点是民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吉登斯的制度自反性则成为二阶自反性治理的源头,受吉登斯的影响,风险治理本身被视为问题结构的一部分。二阶的自反性治理开始更多关注治理模式和流程自身的改善,并形成众多理论成果。其中,适应管理和转型管理已经形成一整套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工具,在德国、荷兰、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的能源、建筑、医疗、交通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自反性现代化》一书提出了风险教育的新路径——反思。拉什在对“自反性”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反思建构的社会。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成为风险承担的主体,不仅对现代化进行反思,还要对治理制度、甚至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思。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启示,后来的学者将它应用于二阶自反性治理,用它教育社会成员理性看待风险的产生与扩散,


学会对风险治理模式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突破,学会对风险治理流程如问题建构、愿景塑造、路径进行监测、评估,并通过社会学习建立新知识。

总之,《自反性现代化》开创的自反性治理理论,突破了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未竟者的思想桎梏,使人们对风险有了革命性的认识。从公民风险教育的角度看,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理性看待风险,不仅可以理性看待现代化的“潜在的副作用”、科技的“飞去来器”效应,还可以理性看待治理风险的制度;其次,它能提升社会成员对已知风险知识的反思能力和对未知风险知识的探索能力,帮助人们科学考量自反性根源、创新治理自反性的路径,最终通过反思型、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完成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设。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讲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5a97cd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