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的具体修法

2022-06-01 07:5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念处的具体修法》,欢迎阅读!
具体

四念处的具体修法



一、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佛陀,还是古德圣贤, 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修行实践,为我们指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离苦得乐的 康庄大道,及修行解脱的原理、方法、次第、方便善巧等。

佛陀以《箭喻经》告诫弟子:人生短暂,故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暇满难得的人身,勇猛精进地修习善法,出离轮回之苦,迈向究竟解脱、自利利他。

在《杂阿含404经》中,佛陀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法如手中叶,因为那些法能成就义利、善法、清净行,能把人导向解脱。相反,自己所未说的法如大林树叶,因为那些法不能把人导向解脱。故真正的佛弟子,应精进学修,通达四圣谛。一、《盲龟浮木》的故事――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

《杂阿含?406经》云: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 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

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二、箭喻经:唯有拔剑疗伤是关键;十四无记方面的问题,佛陀一律不予回答,因为对解脱无益。 《中阿含?221?箭喻经》云: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N童子独安靖处燕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

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若世尊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世尊: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彼有亲族怜念愍伤,为求利义饶益安隐,便求箭医,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x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弓为柘、为桑、为病⑽角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扎,彼为是牛筋、为��鹿筋、为是丝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色为黑、为白、为赤、为黄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弦为筋、为丝、为��、为麻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为木、为竹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缠为是牛筋、为��鹿筋、为是丝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羽为飘(防鸟)毛、为m鹫毛、为{a毛、为鹤毛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C、为矛、为铍刀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作箭[*]为师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彼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世有常,我不一向说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是故我不一向说此。如是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我不一向说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是故我不一向说此也。何等法我一向说耶?此义我一向说: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我一向说。以何等故,我一向说此?此是义相应,是法相应,是梵行本,趣智、趣觉、趣于涅��,是故我一向说此,是为不可说者则不说,可说者则说。当如是持!当如是学!所以,佛教,就是佛陀的言传身教(言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佛教是宇宙人生的真谛。佛教,是宗教但超宗教,是哲学但超哲学,是科学但超科学,是心理学但超理学……佛教是解脱学。佛教是合理的生活方式。佛教是修习各种善

心的心性之学。正如《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二、佛教修行的目

尽地介绍了佛陀的根本教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四法印等,这是佛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说,自己只是指路者,并告诉弟子解脱的方法就是修八正道。

具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1、具善人:学佛人须具足、圆满善人(修十善)的品性,才能信佛入道。

2、亲近善知识:防止亲近恶知识、尤其是伪善知识(打着佛教旗号,追求名利者)。 3、闻善法:防止听闻恶法,尤其要防止听闻相似佛法。 4、生信:对正法生起坚定的信心,具足信根、信力。 5、正思惟:如理思维,确立正知正见;

6、正念、正智:正知正见指导下,可成就正念、正智。 7、护诸根:防止六根对六尘时,产生染污,三毒等烦恼。 8、三妙行:持戒,身口意三业如法如律,与善法、无漏法相应。

9、四念处:三妙行具可成就四念处。 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10、七觉支(分):念.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 11、明、解脱:觉照身心活动,对佛法通达无碍;断一切烦恼。无论佛、辟支佛,在解脱 层面上是相同的,即断一切烦恼,解脱随眠、缠缚、结使等烦恼。杨郁文在《阿含要略》中,也同样讲到这种修道的次第:

正念正智→ 护根→ 三妙行→ 四念处→ 七觉支→ 明、解脱具成。

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大正藏》,第1册,第489页下)。修习七觉分之先行:具善人→……→ 四念处→ 七觉支 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具亲近善知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大正藏》第1册,第487页下)。

(若亲近)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念不生,已生者 令断。 未生念觉分 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 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大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20c19ca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