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教下乡”活动的几点思考

2022-05-28 01: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送教下乡”活动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下乡,思考,活动,关于

关于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 黎海艳

北宁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下属六个完小。完小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各完小,以实现教育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根据学校教务工作计划的安排分别到完小开展了两次“送课下乡”教学活动。每次活动的开展都让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下面我就“送课下乡”教学活动谈谈几点思考。

一、开展“送课下乡”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教科室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直接把“优质课”送到完小。“送课下乡教学活动不同于学校以往开展的一些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全校区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教师说课竞赛,演讲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往往涉及面比较小,只给部分拔尖优秀的教师提供了平台和学习的机会,而大部分长期坚守在一线的老教师却常常是墨守成规,日复一日的“吃老本”,没有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自然谈不上提高。教科室组织中心校骨干教师精心磨课后到完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学校教学条件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就给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实在的交流促进的机会,同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送


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在“送课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中心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达到“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活动改变了以往的一个名师教授,集体评课分析的方式,同时安排中心校骨干教师及完小教师展示课堂教学,通过对比与观摩,看到自身的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送课下乡”教学活动概况及成效

从本学期开学至今,教科室共组织了两次“送课下乡”教学活动。教科室相关人员及六位骨干教师分别赴细掌完小和岜夺完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共展示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8节精品课。李胜敏老师和陆海燕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独有的亲和力展示了语文课的魅力;陆睿老师丰富的教具准备与精彩的课堂展示更是让老师们赞叹不已;季配福老师、邓兴海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各具特色,课堂上教师沉稳敏锐又不失生动活泼的气氛。在每次授课后的交流环节上,老师们都能畅所欲言,从教材的解读、教者的教学环节、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既能取他人之长,也能反思自己之短,研讨氛围浓厚,气氛热烈而融洽。活动顺利的开展,是所有参加人员辛苦付出的结果,看着孩子们期待又惊异的眼神,还有老师们久违了的会心一笑,我们“累并快乐着”


三、“送课下乡”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教而不研则浅”,作为承担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的职能部门,教科室形成一种中心校与完小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非常有必要,因此在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中,我们将对以下几个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去认识和解决:

1、中心校与完小知识差距仍然存在,甚至有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在一个完小任教,已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认识不到位,如何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缩短差距,提高教师认识,是今后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2、由于时间仓促等客观原因,几次活动筹备都略显不足。今后的活动一定更充分的准备完善,例如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若能在集体备课后进行多磨多改效果更佳。

3、授课科目略显单一,两次活动我们安排的都是语文数学两个科目的课堂教学,今后的活动中加入音体美科目课的教授的话更能给完小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影响与收获。

“送教下乡”教学活动本着“通过一节课,带动一个面”的主旨,内容结合实际,针对性强,受到了我校广大教师的欢迎与好评,我们将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努力,争取实现新的跨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7014e655270722182ef7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