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2022-10-31 03: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
孟浩然,田园诗,维和,毕业论文,山水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要:在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代表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峰。然而,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天下的两位诗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其诗也具特色,自成一家。王维山水田园诗是一幅幅既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水墨画卷;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贴近日常生活,清逸冲淡,犹有余味。从他们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上,都有相当程度

的差异。本文对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差异;比较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在盛唐诗坛的绚丽星空中,拥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众多巨星。而山水田园诗就是一条绚丽壮阔的星河。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他们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唐代诗人中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的就是王维和孟浩然两位诗人,他们诗歌的艺术风格大致接近。从内容上讲,王孟山水田园诗诗那个社会安宁、富裕、和平以及士人从容、恬适、优裕心境的真实写照。从形式上讲,和以上几个方面相适应,它们的风格或明快秀丽,或冲和淡远,只有少数是个才显气象阔大。不过,他们也自有不同之处。从意境上讲,王诗含蓄空灵、富有禅趣,孟诗单纯明净、冲和闲逸;从语言上讲,王诗讲求画意、绝冠五言,孟诗平淡朴素,多用“兴象”;从风格上讲,王诗静穆淡泊、清幽自然,孟诗孤怀散朗、高旷优雅;从情感上讲,王诗情景交融、天人合一;孟诗情景互动、直抒胸怀。 以下便是对王孟二人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差异的比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前诗作于孟浩然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这种亢奋的情绪使他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而后者作于落第南游吴越之日,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游子情怀。 二、 意境上的比较

王维的诗,静中有动,往往以动显静,写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表现作者古井无波,静中观照的心理状态。孟诗中首先使人感觉到的是诗人感性的波动,他所描绘的景物都往往是静美的,万籁俱寂的意境。 王维被人称为“诗佛”,偏向于清、幽、空、寂的审美趣味,他的诗歌常常使用宁静、枯寂的物象,以及由淡泊之情和枯寂之情结合成的一种空寂的诗歌意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禅趣”王维是第一个完成了将谢灵运的山水诗传统和陶渊明的田园诗传统的合流。到了王维这里自然才成为非异己的力量,王维将山水田园当作自己情感的寄托物,因此,在他那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莫不含情。王维诗歌的意境是清秀的,很有人情味。

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诗人感受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假雕饰的纯美诗境。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形成极富山水田园层次感的视觉景象,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


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在这些写景名句中,诗人通过鲜明如画的景物描绘,表达亲切微妙的心理感受和艺术想象。如“白”和“青”并非落照、潮水的固有色,而是诗人的一种直觉印象,却传神地写出了天水一色的空明意境。日色本为暖色调,可在幽咽的泉水声中,诗人却以为它已“冷”在幽森的青松之上,带有静寂清冷的情调,至于山中秋色在白石红叶映衬下的空翠清润,欲湿人衣;白云雾霭的时有时无,如水墨点染出山峦的浓淡静穆,皆是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创造。诗人深入到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中,写出具有诗的情调和意境氛围的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王维诗歌的意境构成很具技巧性,完成后的诗歌意境往往是清澈而含蓄的,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王维诗歌的意境是温润的可感的,往往将诗人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在他那里,物象是情感的载体,物象不再是独立于人的感情以外的东西。《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流。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暄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同样是一首寻幽诗,但是,诗人的情感节奏在这里是明朗的,闲适之情与色、声浑然一体,显而易见载体中实则蕴含着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王维诗歌中多用色彩词和动静词,因而创造出一个有生机的氛围。《春园即事》的“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答裴迪》的“渺渺寒流广,苍苍秋山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莲花坞》的“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山中》的“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等等,由于色彩词的大量运用使王维诗歌的意境层次特别明晰,这当然与作为画家的王维密不可分的。兼画家与诗人于一身的王维,将绘画中色彩的浓淡明暗、刚柔的差异以及光影交错的手法筑于诗歌的一联中,自然就使诗句中具有一种活泼的表现力和情感的透射力;当这色彩词语与具体物象相迭合时便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也必然折射影响心理状态。上举诸例就是直接表现各时不同心境的手段。多用动静词又使王维的诗歌意境存在于运动的空间中,如其《韦侍郎山居》“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送梓州李使君》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青溪》的“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鹿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不仅使诗人意欲创造的寂静空间由有声而逾静,而且声响效果与色彩词的配合运用,使人感觉到我们面对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水彩画,这当然是与王维极精音乐的先天素质分不开的。

而孟浩然诗歌的境界往往是一种迥无人迹的空无,在微冷的世界里可以依稀地见到诗人悠然的或是愁苦的情感。例如其《采樵作》“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罗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采樵的地点是深山,深山中又是树大参天,不见天日,这给读者一种幽邃不可测的感觉。作者又将山中的景物罗列于前:崩桥卧槎、险路、垂藤,这又形成一种重叠的意象,所有这些意象的构成,都是为了说明诗人心目中的意向:刻划荒凉、冷隽的境界。所谓“日落伴将稀”,其实是渺无一人的说法,但“伴将稀”比无一人更是荒凉、空寂,然后,作者才点出本诗的主人公:“山风拂罗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这样一个隐士形象,显现隐士的情调是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的。 孟浩然写景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表现手法,追求一种单纯明净、浑然一体的意境。“闲远”二字,可以形容孟诗的整体风格,然而,若云孟诗的境界闲远,则更为恰当。孟浩然不仅在生活中求闲远、旷达,而且,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力求与其生活态度一致。体现其闲远的韵致。他的生活经历相对而言是简单的,无风浪的,他长期生活在农村。使他总是面对一个静谧的世界。为他创作的“闲远”提供了或然的条件;又由于他不慕功名利禄,情感在自然山水中融合而淡化,发言闲远几乎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情寄山水、性慕隐逸的孟浩然,又常常将塑造隐逸主人公置于人踪的背景,这样,其诗之闲远才成为一种现实。这种主人公与环境的统一已不再是对隐逸先贤如庞公入山不见的简单模仿,而是诗人本来就具备的心存偏爱清冷境界的性情。孟浩然是偏爱清冷的,首先是偏爱闲远清冷的意境。除了上引《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d98230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