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设备“三权分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13 18:4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远程教育设备“三权分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欢迎阅读!
三权分离,教育设备,管理模式,远程,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远程教育设备三权分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07

编者按:几年来,山东省苍山县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建成远程教育卫星网终端接收站点500个,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网络。

去年以来,我们从建立远程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出发,对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推行了三权分离(即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管理模式,促进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结合实际,找准问题,积极探索远教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如何保证远教设备长效运转成为发挥远程教育作用非常关键。近年来,山东省苍山县积极探索远教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排查设备管理的不利因素。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难度大。苍山县地处苏、鲁两省交界,人口117万,全县500个远教站点分散在21个乡镇,分布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面广量大,客观上增加了站点设备管理难度。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县、乡、村三级远教组织架构虽已成型,但基本处于松散、随意的粗放状态,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三是管理权责不明确。乡镇级是远教工作的组织者,村级教学点是远教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两者在使用设备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来约束,对远教设备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和维护责任很难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要确保远程教育站点有效运转,必须优化管理体系,落实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问题。

二、实行三权分离模式,切实加强远教设备管理

1.签订设备管理使用合同,实行三权分离,依法管理站点设备。县里与乡镇、村三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远程教育设备购置、管理、使用合同书》,合同全部经过司法公证。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一式三份,有效期为五年,合同期满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续签。三方中任何一方法人更换,由三方共同对设备查验后重新签定合同。合同书对三方在远教设备产权、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职能和责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确定县远程教育部门拥有设备的所有权,主管全县各站点设备;乡镇对设备有管理权,负责监督建点村按照上级要求正确使用设备;村级教学点为站点设备使用方,保管使用站点设备。设备所有方有权决定村级终端站点设备的购置与处理、资产的转移与回收等重大事项,设备使用方和管理方无权对远教设备进行变卖、抵押、赠与和其他产权处置,否则,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2.认真履行职责权限,确保设备长效运行。按照三权分离的原则,县里出台了《苍山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细则》、《苍山县现代远程教育终端设备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县、乡、村三级站点设备管理责任人、职责权限、任务目标和责任追究等,在政策层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并逐级签定了《设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级站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同时,将远教设备纳入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

三、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对站点设备的有效管理。实行三权分离管理模式,明确界定了站点设备的权属关系和县、乡、村三级的职责权限,构建了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远教站点运行多元化管理体系,确保了站点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有序运行。用签定合同这一法律保护的形式,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通过县、乡、村三级层层监管和自我约束,避免了各方在设备管理使用上的随意性,也避免了管理方和使用方因管理使用上的便利而侵蚀设备的所有权,从而有效杜绝了站点设备的流失。

2.确保了远程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远教设备管理是站点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实三权分离,县、乡、村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远程教育设备购置、管理、使用合同书》,确保了设备管理的民主、公正、权威、有效,给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和安全管护贴上了护身符,使设备管理不因管理者的升降进退而中断,不因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改变,确保了远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山东省苍山县第一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7a04a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