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鲁教版说课稿

2022-04-22 15: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永遇乐鲁教版说课稿》,欢迎阅读!
乐鲁教

永遇乐鲁教版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效果预估等七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鉴赏评价能力。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1、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辛弃疾六十六年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流露出浓浓的爱国主义思想。

2、用典较多的自读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是一首自读词,但因用典较多,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选择讲这首词主要是向学生传授"

分析典故“这一鉴赏诗词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介绍

(熟习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讲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等诗词,对怀古诗、豪放派词、初步鉴赏诗词的方法等已有接触,但他们对


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遇到用典较多的诗词,理解起来就更感吃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对典故的理解,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为此,结合学生情况、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以下:

1、知识:体味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2、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典故分析法”赏析这首词。 3、情感: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 4、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典故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一讨论一鉴赏为主线,主要采用了诵读法、讨论法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来进行。(一)导入,(二)诵读感知,(三)找典故,(四)分析典故,(五)总结,(六)、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00a92f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