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

2022-05-04 08:3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大伯》,欢迎阅读!
大伯

我的大伯

——杨柳晓风

在我的长辈中,还健在的只有母亲和二伯母,在逝去的长辈中最令我怀念的是大伯和我的父亲,而把他俩相比较,我怀念大伯则更多一些。

我的祖父祖母在我父亲幼年时就去世了,俗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所以我的父亲是大伯、大伯母抚养成人的,他们供他上了大学,父亲一直很尊重他们,视为父母一般。

听我母亲讲,大伯很能干,在农村是把好手。算账、犁田、打坝、盖屋顶的水平在家乡都是一流,还颇具领导才能,当过生产队长,如果不是得罪了一些人,很可能能当上大队长。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在我幼时,农村基本上都是草房,每年冬季来临之前屋顶都要翻盖一次,把旧草掀掉,换上厚厚的一层新草,然后再用草绳绕成网状,把盖好的屋顶网住,使之不被风雨打坏。大伯盖屋顶的水平很高,凡他盖的屋顶,都不会漏雨,而且能确保到第二年的翻盖时节,所以大伯在这时很吃香,很多人家都会请他帮忙,好处是管一顿好饭。那时大伯家的堂娣、堂兄都已长大,而我只有四、五岁,又很乖巧,很得大伯的宠爱。所以每当辛苦一天后,大伯都会回来叫上我,去和他一起享受丰盛的晚餐。大伯粗糙有力的大手牵着我的一只小手,我另一只手紧紧抓着一只竹筒做的碗,晃晃悠悠地跟着大伯,这是我关于幼年时的唯一记忆。那只竹碗是大伯亲手为我做的,至今我还保存的,我女儿小的时候,也一直捧着这只碗吃饭,我先生说,这只竹碗能做传家宝了。

我十岁左右时,父亲在县城工作,母亲在村里小学教书。每年暑假,母亲都会带上我的两个妹妹到父亲那儿过上一阵子,而看家的任务就落到我的头上。这段孤独寂寞的日子里,大伯对我的关心最多,生病了,大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直至痊愈;村里放露天电影,大伯让我去看电影,他替我看家;一日三顿更是大伯包下了,所以有大伯在,我什么都不怕,也不想父母。

我十五岁那年,举家迁到县城。母亲因为人缘好,又爱帮助他人,搬家那天,送行的队伍很长,很多乡亲都依依不舍流下了眼泪,大伯牵着我的手,哭得象个泪人,望着他那么伤心,我也哭了起来。那时大伯已六十五岁了,身子很枯瘦,

1


背也佝偻得很,那是他一生劳累所至。我们走得很远了,我回过头来,送行的人群络绎回去了,而我的大伯依然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风里,望着他单薄的身影,我的视线又模糊起来。

搬到县城后,大伯来我家一共才三次,而每次都是抹着眼泪走的,说是自从我们搬走后,他心里一直空空的,总想来看看我们,而身体又大不如前,来一次就少一次了,看到他这样,我们一家人心里都很难受,尤其父亲和我。

大伯去世时,七十四岁,我父亲为他送了终。大伯心脏停止跳动后,父亲没有嚎啕大哭,而是在他的额头上默默地亲了一下,我知道不善言词的父亲用这种举动表示了他对大伯去世无比的痛苦。送走大伯后,不到两个月,父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追随大伯去了。

大伯和父亲相继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我无法接受短短五十天,相继失去两位至亲的人,很长很长一段时期,我生活在无尽的痛苦里,常常夜里,在梦中哭泣。现在尽管已过去十三年了,我还是常想,如果他们还健在多好,我可以尽我的能力孝敬他们,陪伴在他们身边。欲孝亲,而亲不在,每每想到此,心中总是隐痛。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到大伯的坟前祭拜,以表我未尽的孝心,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这些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10ff9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