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_网络时代的群体癫狂(精)

2023-01-26 04:2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肉搜索_网络时代的群体癫狂(精)》,欢迎阅读!
癫狂,网络时代,人肉,群体,搜索





-20 10.8 导读放哪里

导读置上国内报纸的导读置上大多只是将导读放在报头以下或报头左右。导读置上显然更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对一些都市类报纸较为适合。对一些政治性要求比较高的报纸来说,置上的导读会对下面的稿件造成影响,因此选择导读内容的要求较高,以免对要闻造成压迫、消解和冲突。

导读置下近年来《文汇报》恢复了在版面底部放置通栏导读的做法,现已成固定品牌,一些特色栏目如新闻点击近距离等是导读的常客。

导读置左《南方周末》的导读

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固定位置,即放在南方周末四字竖报头下面,有效避免了竖报头给版面造成的割裂,保证了长稿的完整处理。

导读置右上海的《新闻晚报》采用竖报头,它的报头放在版面右上位置,因此,读放在竖报头下面,同样避免了竖报头给版面造成的割裂,给左边的大块版面以完整的处理空间。

导读式版面在有重要新闻时,会在头版头条采用,或者在头条位置采用大标题+导语+照片模式,其余版面空间则都留给导读;若没有重要新闻,头版则完全成了导读集合。这种做法比较适用于都市类报纸、周报和晚报,不太适用于机关报和一些专业类报纸。






流动导读这是国内大多数报纸采用的方法。导读流动,既不会给版面造成限制,又可以有效填补版面空白,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

(丁宝顺摘自《办报参考》 人肉搜索:网络时代的群体癫狂

从表面上看,人肉搜索是一种人工参与的网络信息搜索方式,但如果剥去网络的外衣,我们会发现人肉搜索其实是一群在网上漫游的无组织、无纪律、不受约束的人因某些突发事件临时聚集在一起,通过互相提供信息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群体行为,也就是社会学里所指的集合行为。

在集合行为中,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冲动的精神状态,并对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引发慌乱和恐慌等。人肉搜索符合集合行为的三个典型特征是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人肉搜索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何维系?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在交往中,人们总是趋向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报酬。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事实真相的追求、他人隐私的好奇、道德正义的捍卫或不良情绪的宣泄等精神上、心理

上的满足而参与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其产生和流行有着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

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则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这成为人肉搜索产生的环境条件。网络的高互动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放下现实羁绊敢于言说,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于零。

结构性压力是指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促使人们在集合行为中自发地通过集体努力去解决问题。近几年几起影响较大的人肉搜索,都是违反基本伦理道德的事件,这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结构性压力。深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e3699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