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31 22: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对策,护理,形势,问题,管理

浅谈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护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护理人员不足、护理管理体制不完善、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以及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内涵建设,培养护理人才,壮大护理队伍,改进护理管理方法,从而推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护理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10-02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工作的改革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护理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但近年来,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强烈影响和冲击,护理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促进护理事业的深入发展,是护理工作者承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使之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满足广大患者对优质化护理服务的需求。

面临问题

一、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目前形势下的护理需求

1.床护比例失调的矛盾加剧,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发展,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护理人员的数量长期处于缺乏状态,至今还未得到明显的缓解,在许多医院,甚至矛盾更加突出,其原因有:护理人员流失逐年增加。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辛苦、责任重、夜班多,节假日又无休息、职称低、晋升难、理解少。且待遇低等原因,护理人员跳巢”“改行现象严重,其中受到当前市场经济副作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使护理专业的吸引力下降。

2.医院规模和病区的扩充,造成护士相对不足。由于新农保、医改政策的出台,为广大患者就医提供了方便,加之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重视,大部分农民患者选择到县级以上医院就医,无形中给医院和科室增加了工作压力,加床率远远超过上级规定的比例,给原本已严重缺编负荷过重的护理队伍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员危机。

3.由于医学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增添,如CT,高压氧舱,体外碎石,冠状动脉照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开展,各种透析等,都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护士,无形中使临床护士更缺编。

二、护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临床一线护士趋向老年化和年轻化两个极端,老护士有经验,精力不够,年轻护士经验不足且大多是合同制护士,工资待遇低,她们怕吃苦、学习不够努力,责任心不强,给护理工作安全带来隐患,不少护士仍认为只要完成本班工作,不出问题就行,认为病人治疗的好坏完全在于医疗水平。

2.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少护士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对一些新的护理理念了解不够,加之长期以来,护理服务价格体系一直处于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状态,许多基础护理服务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费,体现不出护理工


作的自身价值。

3.护理人才培养受到一定影响。为了适应医学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已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少数医院由于科室承包,经费包干,人员定编定岗等原因,护理人员再教育的投资及时间受到限制,护士撰写的论文被学术会议采用,却因经费等原因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屡见鲜解,护士脱产进修学习更是难以安排,部分护理人员受商品经济影响,考虑经济问题的多了,学习业务的少了,这样,知识得不到更新,不能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护理管理者的水平跟不上新时期管理要求

1.护理管理者不能适应多元化角色的变化。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化,护理管理者被赋予了多元化的角色,要求她们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护理工作执行者,她们必须有全新的管理理念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但大多护理管理者注重管理,对护理工作管得过宽过细,以至不能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导致护士抵触,人员流失。

2.护理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她们往往过多的注重护理工作完成的到不到位,有无病患者投诉,忽视了管理中人的因素,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护理质量考核上缺乏完善的体系。她们在考核护理质量时往往还停留在旧的护理模式上,突出表面,忽视内涵,重视终末质量,忽视环节质量,使护理人员感觉考核流于形式。

四、领导对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重要性重视不够

1.部分领导仍存在重医轻护思想,护理人员在进修学习、搞科研、外出会议交流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大。

2.护士在工资待遇,奖励绩效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性。 3.在晋升晋级方面也缺少优惠政策。 对策

一、适应新形势下护理模式的需求,深化职业道德教育

1.树立利益观与奉献观相统一的护理职业道德。市场经济是讲价值规律,有偿服务,它体现了物质利益的原则。医护人员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极易产生拜金主义。因此,要加强医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病人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系,不要把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无条件的推广到护患关系中去。同时,要用护理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启发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把追求个人合法利益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从而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树立收益观与宗旨观相统一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医护人员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动适应市场。在现阶段,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尚未构成真正的市场商品形式的情况下,信誉亦参与了病人流向的竞争。因此,在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务必要强调社会效益,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应对病人持高度责任感,从病人利益出发,选择最佳方案治疗,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成本,以达到高疗效、短疗程、费用低、靠优良技术、优质的服务吸引病人这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效益观,才不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强化市场竞争要素,注意人才培养和质量管理。

1.注重群体素质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发展护理事业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才能跟上医学科学地迅速发展,否则,将会被市场竞争淘汰,因此要发展多层次,多途径,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e132236f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