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文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讲解

2022-10-19 02: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文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讲解》,欢迎阅读!
文王,左迁,人教,讲解,年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点拨



.文学常识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2.写作背景:王昌龄被贬官,左迁龙标尉。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对他的好友说:“活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廉政高洁。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不幸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从远道寄给他。 .知识过关

①王昌龄(?-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②[杨花]柳絮。

③[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④[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⑤[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⑥[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树校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三、内容理解 赏析诗歌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一、二两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 4、“闻道”“过五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过五溪”表明了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5.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6、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7、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通过把明月人格化,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诗人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关切、安慰之情。 四、写作特色

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写景,独取飘忽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全当时情境,融情入景,因此句子于景中见情,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想象丰富,抽象化为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月到夜郎西。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7f5381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