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训练主题七 感慨时运

2022-09-21 22: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梳理及训练主题七 感慨时运》,欢迎阅读!
时运,古诗,词曲,梳理,鉴赏



主题七 感慨时运

三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考情搜索及教材链接】郴州、永州、怀化、岳阳近9年未考;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全国视野 2019云南昆明单首考查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

一曲词酒一杯, 美酒,还是去年的天去年天气亭台。 气,旧日的亭台。 西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炼字:“新”旧”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几时回”三字折射出一种企盼其返而又知其难返的心态。

表现手法、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借景抒情,生动形象地倾吐了词人满腔的沉郁,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以及对年华将逝的伤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情怀

“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用白描的手法景抒情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

炼字:“徘徊”动作描写反映了词人心绪不宁的状态,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花间小路上独自徘徊。

将词人对春天、年华和美景的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修辞画横线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花落去”燕归来”的对比,以及对词人独徘徊”的形影相吊的刻画,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又蕴含哲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整体感知: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物是人非、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三十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考情搜索及教材链接】2017郴州单首考查;九年级上册第13

全国视野 2019湖北十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宁辽阳、贵州铜仁单首考查;2019湖北荆州与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与元九书》对比考查





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我谪居在巴山楚水这样荒凉的地方,算来已经有二十三年了。

炼字:“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无数艰辛。弃置身”三个字,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 情感:“凄凉地”弃置身”把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的苦楚委婉地表现出来,突出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怀旧空吟闻笛赋, 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徒

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



1






到乡翻似烂柯人。 然地吟诵《思旧赋》,

空自惆怅不已。

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用典:前一句借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感之情 后一句借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修辞、情感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千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旁边,有千帆竞发;对比,暗含自己虽经历坎坷,却依然充满昂扬振奋的精神,病树前头,万千树木春意盎然。

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哲理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产生,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暂凭杯酒长(zhǎng) 诗作,不胜感慨,暂且

精神。 借杯酒来振作精神吧。

情感: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长精神”三字,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整体感知:这首酬答诗在感慨身世遭遇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豁达乐观的胸襟。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十二、野

·王绩

【考情搜索及教材链接】郴州、永州、怀化、岳阳近9年未考;八年级上册第12





接近傍晚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



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

东皋薄暮 徙倚欲何依。

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写作手法、情感:动静结合。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各自遂愿而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

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看着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应。

画面描述:颔联和颈联描绘了薄暮时分诗人于东皋所见的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从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用典: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

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

2






想隐居在山冈。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情感: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在这田园的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陌生,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整体感知: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在闲逸的情调中,表现了诗人仕途不得彷徨、孤独和苦闷

三十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考情搜索及教材链接】郴州、永州、怀化、岳阳近9年未考;课标有,统编无





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夜空中弯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月如钩。幽深的庭院,高高的梧桐树寂静无声,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凄凉的秋色中。



西楼、缺月、梧桐、深院,这些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

炼字:“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字勾勒出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修辞:“月如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的离恨,为下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炼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

这剪也剪不断,理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理不清的,正是离乡去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不可名状的痛苦。

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丝”来比喻“离愁”,表达了词人缠绵悱恻、愁肠百结的烦乱心绪

写作手法:最后一句运用白描的手法,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道出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真实感受

整体感知:本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为感情的抒发做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的“离愁”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7e1cc7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