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2022-07-03 14: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欢迎阅读!
监测站,环境监测,基层,具备,素质

浅谈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者:谢晓明

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11



谢晓明

(武平县环境监测站,福建364300

[摘要] 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好坏。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对提高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素质

[中图分类号] X84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突出,这一背景使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从目前来看,从中央到地方,趋于统一的认识是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必经之路,因此,我国基层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作用,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然而,从县级环境监测站来看,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总体并不高,因此,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下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1 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监测人员队伍结构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

导致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难以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监测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监测工作普遍辛苦,尤其是对于污染源的现场监测工作而言,很多情况下都会在高空、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劳动强度大,甚至会经常接触有毒污染源,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按内部形象的说法,在工作环境艰苦的前提下,如果监测站工作人员没有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较之于其他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无论是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还是薪酬待遇上,都会产生明显的落差,从而会导致一部分监测人员无法静下心来安心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假如环境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往往会把能力相对较强的监测人员调至局机关,或者有部分监测人员甚至会想尽办法调离监测系统,上述因素都会最终导致监测站出现人才流失。

1.2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瓶颈

国家对环境质量监测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具体反应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诸如环境监测项目、环境监测范围以及环境监测频次等工作要求都更加细化,工作任务也由此越来越繁重。总体来看,基层环境监测站主要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工作人员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二是监测工作人员和岗位不匹配,三是专业不对口,尤其是缺乏既能够熟悉操作先进监测仪器,又愿意主动掌握行业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中高级人才,从而导致监测工作无法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此外,有些地方对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王伟培训机会,一方面不能对环境监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


面也无法深入掌握保养和适用环境监测精密仪器,用和保养知识,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并最终影响换进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落后

在我国,基层环境监测站一般具有行政事业性单位性质,环境监测人员大多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分配而来,这一方面造成了很多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秀人才无法进入监测站发挥才能,另一方面也使基层环境监测站无法建立起市场化的人才优选机制,这一非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导致很多不良后果的出现。例如,工作僵化、人浮于事,再如,工作人员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在工作中体现出“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这样一来,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工作效率也自然低下。

1.4 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高低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任何先进的仪器都必须由人来制定和具体操作。从目前来看,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相当一部分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整体工作素质不高,无法科学合理地对具体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释,因此更谈不上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如前文所述,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除了工作人员入岗把关不严以及人才流失之外,另一个原因在于对而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重视力度不够,而在岗位培训领域,无论是工作技能培训,还是职业道德培训,实际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无法爱短期内迅速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 提高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的对策

2.1 稳定环境监测队伍,充实环境监测技术人员

第一,尽快修改原环境监测营养补贴标准,增加现场采样补贴,并和财政、人保等部门针对环境监测有毒有害作业联合制定初科学合理的补贴制度,增加监测人员劳动收入,拉开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补贴差距。激发广大基层监测人员劳动热情,提高环境监测劳动效率。完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配齐监测车辆、防护设备等。保障人员安全,减小劳动负荷。彻底改变一些基层监测站外出监测采样肩扛手提,一箱一筐的生产队、民工队形象。增强监测技术人员自信心、满足感,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基层环境监测站要努力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促进内部机制的高效发挥,改革内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有意识地参与经济市场。在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同时,提倡有偿服务,多技能、高质量两条腿走路,进入协调有序地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第三,基层环境监测站在实施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建议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的指导理念,制定一个环境监测保护的制度,以加强环境监测站的规范管理,并把基层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并对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制定明确的要求,并且还应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整个照片流程实行公开操作。

2.2 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

准则的要求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规范化水平对环境监测加强质量管理。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都要按照《准则》11个管理要求和8个技术要求19个要素的规定建设实验室,并向国家认监委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经评审确认后才有资格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这时的实验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为了能够适应辖区


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需要,更是应该加强管理,这样才能在确保这些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2.3 建立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

要通过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以聘用制为主体的用人制度,对用人制度的管理实现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从行政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在国家政策允许前提下搞活内部分配机制,根据工作量、工作业绩和对单位的突出贡献,实行绩效考核,如按完成的采样量(包括参加应急监测的次数)、采样原始记录、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监测数据和报告质量、监测报告和验收报告质量等均可记录相应的分值,进入每月或年终的绩效考核工资,对原始记录填写不规范、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不全、监测数据和报告审核不尽责或监测数据和报告出具不及时的均可按照站内有关制度规定扣除相应的分值,以调动和促进监测人员认真工作、积极进取,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单位活力。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第一,注重人才的培养,防止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县级(特别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监测人员很多是从社会上公开招聘而来,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都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在今后对他们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监测站要重视监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具体可采用如下一些培养港式,一是规定其必须拥有上岗证,二是定期对他们开展业务知识考核,三是定期开展业务知识竞赛,四是聘请外部专家来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知识讲座或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实务模拟操作,从而能够让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积累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

第二,加强对监测人员素质的重视,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严格要求监测人员按照监测技术规范操作和实验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二是对新增年轻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监测技术把关,并联系工作实际,将监测项目合理调整,将新老人员合理编组,以老带新、互帮互助,并安排懂专业、有经验的监测骨干对新来的人员进行辅导,内容包括环境监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样品流转及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等,迅速提高新增人员监测水平;三是为了做到人尽其才,要制订环境监测专业培训计划,并鼓励环境监测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物质激励。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外部市场上优秀人才的流向,及时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使原有的整体工作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晶明.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职能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

[2]鲁雪生.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现状、困局与突破[J].环境保护,20105.

[3]魏晓东.浅谈检测机构的人员要求[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a4014f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