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

2023-01-31 20: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欢迎阅读!
校企,高职,视角,目的,训练

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

作者:李毅彩,李叶红,张刚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0



李毅彩,李叶红,张刚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目的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避免了学校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因无法体验企业实际运营而“闭门造车”市场机会不能准确评价和项目开展硬件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实施校企合作开展的价值、校企双方共同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进行过程管理相关内容,从而实现学生、校企三方获益的共同局面。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创业训练;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24-02

基金项目:院级2014年度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课题《校企合作视角的悦声助听器验配培训及连锁经营创业计划》(项目编号:201401

作者简介:李毅彩(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意义。创业训练项目是指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目的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服务型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车间工人或销售店员,他们不仅需要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如检测、维修、质量管理、销售等,同样需要为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的综合职业能力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诚信、敬业、责任意识等。高职学生参与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助于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运营意识。根据往年学校对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参加创业训练或挑战杯的竞赛等有助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56%)、报告及论文写作能力(40%)、实践动手能力(40%)、沟通能力(30%)、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56%)等。

2.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正在日益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院校每年都会鼓励学校老师主持或参与申请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中的创业训练计划,再将优秀的项目进行完善后上报省级相关质量工程项目。老师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同样认为参与创业训练项目及后续相关的比赛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就业很有帮助。不过,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软肋:(1


部分指导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并对创业训练的投入精力相对不足。虽然指导老师有热情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训,但有些老师从未参与过企业实际运营工作过程,对创业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不足;一些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过于功利,目的在于申请教改项目或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有些老师认为创业训练都是虚拟的,并不存在实际的运营价值,所以重视程度不足。(2)学生参与的深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虽对一些项目机会有敏感性,但从具体的选题到研究项目的重点、亮点,研究方法的选定,研究费用控制都没有经验,由老师代劳,学生的积极性和深度参与没有被充分挖掘,最终拟定的创业计划也缺乏一定的实际可行性。(3)创业训练项目中学校硬件资源配套不足。很少有学校会专门为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购置一定的实验设备,学生也无法课外部分实施创业项目以验证创业的可行性,导致项目方案“闭门造车”,对实际创业价值指导意义并不大。(4)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申报,轻结题”。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费用管理、实际价值不高。

二、校企合作开展高职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价值分析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指导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必须重视利用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以笔者指导的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企合作视角的悦声助听器验配培训及连锁经营创业计划》课题为例。1)在项目导师方面,采用两个校内导师和一个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校企双方师资队伍的交流,也避免了指导老师对市场实际运营情况理解有所偏差的问题,学生也乐意参与项目,有利于校企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2)就项目实际利用价值而言,该项目是合作企业委托学校老师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及可行性运营方式研究的项目,双方积极参与,已经开始了助听器验配资格培训的合作,项目最终方案极有可能在参与企业中得到一定的实施。(3)就项目参与学生而言,他们在项目中主动学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调、合作意识较强,进行助听器验配市场的调研,了解助听器验配店的运营情况及助听器验配师的职业发展状况,既对该项目本身有帮助,促使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或创业有一定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们很有可能获得企业导师的欣赏和认可,为未来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4)就项目中所需的硬件而言,例如学生通过助听器的验配操作,来验证大学生毕业后通过获得助听器验配师的资格认证从而加盟助听器验配店创业的可行性。而助听器的获得需要参与企业的支持。另外企业可允许学生参与现有的助听器验配店,观察其实际运营,感受企业的创业精神及创业成果,增强创业意识。(5)另外,在学生参与二级学院、院级以及相关创业比赛时,可邀请企业项目导师担任学生创业大赛顾问、评委,使得创业计划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创新意识,最终使得校企、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三、校企合作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

创业训练项目提出了三项立项原则,即“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其中“重在过程”是项目组织和开展的核心环节。学生只有通过项目实施过程,才能获得创新思维的锻炼,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过程的有效管理是项目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对更好保证项目实施的效果、明确完善项目实施的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开展的创业训练项目涉及到老师、学生和企业三方,如何进行过程管理呢?(1)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选择及管理:参与项目的学生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对该项目的市场价值有着一定的认可;参与学生所学专业与该课题最好有一定的关联,使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项目研究内容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是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较强;对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兴趣;愿意积极与校内外指导老师保持密切交往和项目的互动沟通。(2)对创业训练项目课题的选择: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由学生们一起讨论,由学生提出课题,教师加以辅导,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交叉学科的题目;另一种是企业委托校内指导老师从事的相关技术或市场项目等。当学生所做课题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时,企业的参与度和资源支持度也会更高。(3)校企导师的紧密配合:校内指导老师要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聘请创业导师。该创业导师在企业内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源


调配权,能够起到支持学生参观企业、提供硬件支持,可给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项目调研及创业计划书的编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校内外导师做好合理分工,校内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创业计划书的编制等工作;校外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市场机会的分析、创业可行性的引导、创业3~5发展战略的设定等方面的指导,从而增强项目的可行性。(4)校企联合营造创业氛围,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校企导师及学校团队等可联合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培训,主办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大赛,进行创业模拟软件的训练,定期举办往年创业项目比赛成果展,以及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优秀校友进行职业发展指导,使学生对创业、工作创新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认可,提升他们保持创业、创新热情。(5)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实施规范考核。包括学校专家委员会对项目的严格评审如立项审查、项目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验收、学生对指导老师指导态度和项目指导能力的考核;导师对项目实施进度的严格考核;财务费用管理的考核;学生参与项目态度及贡献考核等,将这些考核结合起来,纳入项目结题要求,给参与者以适当压力,从而提升项目实施质量。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开展一些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促使项目资源充足、目标明确、市场价值转化率较高、项目创新性和探索性较强,并且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海良,任权昌,等“.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国电力教,2013,(9.

[2]蔡志奇,黄晓珩.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高教论坛,2013,(8.

[3]刘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4,(3.

[4]刘长宏,李晓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

[5]郭莉.王菡.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6]吴建中,吴希阳.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J].科技视界,2014,(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7549d9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