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叙事结构

2024-03-03 09:4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围城叙事结构》,欢迎阅读!
叙事,围城,结构

结构

一、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基本特点

盛行于16世纪中期的欧洲流浪汉小说是西方叙事文学中的一匹黑马。其叙事结构模式(如,定型化的主角、历险记体裁、叙述体视角、插曲式结构、讽刺性意识)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是全面而别样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的流浪汉小说中,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作为狭义流浪汉小说的标准使《围城》被判定为广义的流浪汉小说。无论是广义的流浪汉小说还是狭义流浪汉小说,其最大的共通点都是由主人公作为线索贯穿全书。主人公通常是为生存而付出很大的精神代价的人,由其冒险生涯中的每一次经验教训描绘人情世态的繁复,从而揭示其现实主义的哲学意义。小说中的主人公不必充当情节的推动者,却必须成为情节的组织者,其作用是能够展现广阔的生活画面。所以说流浪汉小说的叙事结构是直线型而不是辐射型的。

18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因其情节曲折复杂且布局严密、结构完整、规模宏大、主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等特点而居于Top1.的地位。这部小说亦属于非严格意义上的流浪汉小说。从中不难看到《围城》受其影响的痕迹。 二、《围城》的借鉴与自身的独特

《围城》共九章)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让情节的设计和展开都围绕着方鸿渐以使其达到串联情节的目的。这是一种缀段式的叙事结构模式,所以说围城的总体结构模式承袭了西方流浪汉小说。

《围城》在借鉴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同时,将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些艺术形式完美的融合进去,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比起流浪汉小说各人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情节间缝隙较大,作品结构不紧凑等弊病,《围城》在叙述上具有严密的时空感,围绕方鸿渐的人生,各章构成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因果关联。如果一部小说情节由一种矛盾冲突构成,矛盾一方的欲望和行动仅只受到矛盾另一方的阻碍,由这单一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那么情节就表现为一种线性的因果链条,这种结构就叫做线性结构。《围城》中的情节就是一串有因果关联的事件。这些事件由方鸿渐与四位女子之间的感情冲突造成,因为各个人物都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来行动以至冲突,整部小说便形成了生动曲折的情节流这种线性结构与缀段式结构相辅相成的叙事结构,体现出作者精湛的艺术手法。

情节中的主要矛盾辐射开来,决定着各种次要矛盾,同时也被各种次要矛盾所决定,它像一张网,故称为网状结构。围城》的第六、第七章,小说采用的就是状结构。作者在此运用网状结构丰富了小说结构的多样性,反映出社会的错综复杂,体现了钱钟书面对复杂社会现实的时候结构手法运用的适用性。

《围城》的时空结构(方鸿渐从上海出发到西欧留学又回到上海)避开了流浪汉小说的单一时序和一维空间,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和突破。 三、《围城》叙事结构人称角度上的特点

第一,流浪汉小说的叙事方式都是第一人称叙事,通过主人公来讲述自身的遭遇。在叙述学上,与其相对应的是内聚焦式视点。这种视点不再让叙述者扮演上帝的角色,明确的控制了主人公的活动范围和权限。主人公会显得更为平易近人,亲切自然。这样不仅在形式上消除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同时在小说中造成一些空白,给读者想象提供更大的活动余地。《围城》由主人公方鸿渐的关照视角本质上也属于内聚焦视点。此外,《围城》的叙事结构在人称角度上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是其特色之一。《围城》是建立在通过方鸿渐写人生、写出他及其周围各类旧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劣根性的基点上,如采用第一人称,就不能广泛深入的捕捉种种人生相及其复杂的心态。

第二,《围城》是一部讽刺小说,极大程度的渗透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主观评判色彩。作品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更增强了它的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881f74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