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三顾茅庐

2022-05-03 18:05: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三顾茅庐》,欢迎阅读!
三顾茅庐,语文教案,年级,小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三顾茅庐

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第十一册最后一组教材的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

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揭题解题,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2初读课文,以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理清文章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二、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解释 “顾 ”、 “茅庐 ”的意思。2、简介课文时代背景。(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谈谈你对刘备的初步印象。(小黑板出示)2、交流。(三)理清文章脉络。可以问: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说,我读懂了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再问: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一点?谁来告诉大家哪三次?以自然而然地理清文章脉络。(四)学习一顾。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同学划出刘备言行的句子。2、交流。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再读读第一段。4、谈谈你对一顾中刘备的印象。(五)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123题。第二课时一、教学理念:1、创设和谐的课堂





教学氛围,探索自主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模式。2、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 “例子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乐学、善学。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 “听说读写 ”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

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3、情感目标 —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4发展性目标 —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三、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四、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还深入地学习了 “刘备一访诸葛亮 ”。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让学生说,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完成填表。(把表格发给学生。一顾 二顾 三顾 怎样一个人刘备(言、行、神态) …又问 … 失望而回张飞(言、行、神态) 失望而回(1




如果对张飞感兴趣,找出描写张飞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2)如果对刘备感兴趣,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神态的句子填入表格。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回,了解学情。2、研读刘备、张飞的句子。(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讲)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按学生交流的情况分别投影,重点落实字词,这些句子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随机板书: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谒见。学生另外找出的有关刘备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读读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刘备是个怎样的人。2)研究张飞的同学交流。用同样的方法投影出示,读读议议,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3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分小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随机板书:反衬(4)对比朗读,愿意朗读张飞的读出他的莽撞无礼,愿意朗读刘备的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引导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尤其是这篇课文的有关章节,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一、分辨文章的详略。二、出示一篇例文,让学生分辨详略,巩固所学的知识。三、引导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四、总结全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669c2b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