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

2022-07-21 22:5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体系,措施,管理,技术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制订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工地是一个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尤其为噪声、粉尘及废水,而这些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社区生活环境。因此,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正常施工、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条件之一。环保保证体系有效运,各级环保员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每月召开例会,由专职环保员决结信息,集体解决落实,保障信息网络和自我保证体系的运作。

防止噪声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地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拓民的自觉意识。采取先进的联系方式,避免如吹口哨的噪声污染。

2.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对施工生产有关管理人员(包托外包队大上负责人定期进行文明施工现场对噪声控制要求的考核。

3.浇筑砼时尽量安排在早6:0022:00进行,选用无声振捣棒,噪音白天控制70分贝以下,晚上控制在55分贝以下,并且经常测试。特殊情况须在夜间施工,一方面要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围居民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

4.对强噪声机械如电锯等,使用时须在临设封闭工棚内,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对使用时不能封闭的机械如振捣棒等,严格控制工作时间。

5.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撞击声、哨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及禁止大声喧哗等大为噪声。

6.每月进行两次噪声值监测,并在夜间22:00以后进行抽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J1252490做到白天不超过70db,晚间不超过55db

1 / 7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

7.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8.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

防震动扰民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选择振动强度较小的机要进行施工。 2.施工时,对产生振动强度较大的施工,应安排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

以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影响。 防止水污染,现场采取如下上体措施:

1.根据地形,对施工废水的排放进行设计,防止施工废水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管理小组应实时监控。

2.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地形相关要求合理布置沉沙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废水、污水,经过沉沙、除渣等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3.施工区域内三级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原则上不应小于1小时。

4.施工区域进出车大门设置洗车槽,洗车废水经过有效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5.对现场油料集中存放,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昌、滴、漏处理。 6.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做到不积水。

7. 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搅拌作业时,在搅拌机前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放心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流入水沟排入市政污水管。

2 / 7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

8. 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设置排水明沟,场地及道路放坡,使整体流水至水,然后排入城市排污管网内。

9. 在生活用水及施工作业时,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 余渣、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控制措施:

1.制定《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建筑垃圾在指定的场所分类堆放,标以指标牌。废钢筋、铁钉、钢丝、纸张之类的送废品收购回收;落地等含砂较高的垃圾应及时过筛回用;无法再用的垃圾在指定的地点堆放,并及时运出工地,垃圾清运出场必须到批准的场所倾倒,不得乱倒乱卸。

建筑物内清除的垃圾渣物,要通过施工电梯及时清运,严禁从楼层向外抛掷。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工完场清”,由专人管理现场清洁卫生。。

2.工程弃土的运输车辆采取密闭、覆盖措施,不得超载、沿途撒落,尽量缩短在闹市及居民区等每感地段行驶。

3.施工区域内的弃土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措施,如雨天加盖防水油布等,且堆土的高度不宜超过2m

4.建立和维护用于收集、堆存固体废物理的场所,设置蝗显的标识,并设专人管,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5.对固体废物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类回收,确保资源不被浪费。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随时跟踪气象预报,了解降雨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降雨前对施工现场的弃土进行及时清运、压实、覆盖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工程回填土堆施土质较松散,降雨前应采取压实、覆盖等措施。

3 / 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c7bf06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