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学的英语a影响了我们对拼音a的发音

2024-02-07 16:4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学的英语a影响了我们对拼音a的发音》,欢迎阅读!
我们,英语,发音,拼音,日常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学的英语a影响了我们对拼音a

的发音

汉语和英语的发音方式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而英语没有声调,但是有重音和次重音、重读和非重读的区别。现如今,中国人经常会在话语中夹杂一些英语单词,如:HiOKBye-bye 等。无意间, 中国人学会了一些汉语中从未有过的发音。这种发音模式的改变其实也是汉字读音的改变,同时也是汉语字词含义的补充和增加,汉字的声调变化就是其含义的改变。

请看下列几个例子:汉语中的“拜”字本来只有一个声调,读第四声,用在“拜托”、“拜年”、“拜会”等词语中,受英语bye-bye(再见)一词的发音影响,根据“拜” 字口语发音的实际变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又特意增补了“拜”的第二声,用于表示再见(拜拜);英语单词taxi(出租车)的粤语音译是“的士”,因为“的士”的出现,汉语的“的”在原有基础上(的确是有的放矢啊),又多了一个第一声的dī音,如“打的”、“的哥”和“的姐”等;受英语soda(苏打)和dozen(打, 量词)的发音影响,汉字“打”在原有第三声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第二声的发音。凡此种种变化,大多都是受英语读音影响的缘故。

再比如:中国各地机场的英语广播,从播音员嘴里说出来的汉语地名往往没有声调,听起来只有英语的重音,如英语中的Beijing, Sichuan, Hunan, Shanghai等读音;经常有一些中国人在用英语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时,会刻意放弃汉语的声调而尽力模仿英语的音调;更有甚者,一些人会按照英文习惯把自己的姓和名


也颠倒过来,而且说出来也是那么洋腔洋调:I am Yizhi Zhu→我叫朱易治(不是“一只猪”)。

在汉语中夹杂英文缩略语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汉语的语音。当一个人去买SIM卡的时候,当患者和医生谈论是否做CT的时候,当一个人上网去google的时候,当人们用QQ聊天的时候,当需要查DNA的时候,当音乐节目介绍DJ的时候,当有人推销DVD的时候,当有人声称发现UFO的时候,当有人需要GPS导航的时候,当亿万学生进入英语课堂的时候,所听到的语言必然会含有英语的读音,而自己说出来的话也会在不经意间带上英语的腔调。

在很多人看来,话语中带一些洋腔洋调是一种时尚,会在众人面前显得超前、有水平、有文化。在年轻人当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就语音而言,年龄越小,学得越多、也越快。目前在中国,英语环境和氛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听得多了, 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就会习以为常,最终成为自己的习惯。语音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跟英语历史上的“元音巨变”相比,汉语的语音变化可能要更快一些(如果中国人继续保持如此高涨的英语学习热情的话)。当然,就语音变化而言,科技产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有了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高科技通讯手段,人们相互交流的频率比以往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将来的发展变化难以准确预测。尽管如此,没有人会否定语音语调总在变化这一事实。汉语的语音变化证明了这一点,英语的语音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语音变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人们一时难以察觉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70c8b9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