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关中方言的语言特点

2022-12-16 14:1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陕西 关中方言的语言特点》,欢迎阅读!
关中,陕西,方言,特点,语言

陕西关中方言的语言特点

黄泫博 2013211627

在历史之中,陕西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华大地的经济与政治中心,丝路之始驰道通达,西文化广为传播。同时,现代陕派相声与陕西特色影视与民歌的传播与发展,让陕西方言广为流传。尤其是《武林外传》中“佟湘玉”这一角色,一口纯正的陕西关中方言,让观众印象深刻,其次是近些年陕派相声领军人物:苗阜、王声这两人搭档,将陕西方言与陕西文化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广出去。

陕西方言虽虽属于北方方言,西北官话,但是相较于普通话的辨识度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陕西方言总共分为三个大区,自北向南分别为:陕北方言区、关中方言区和陕南方言区。陕北属于“晋语区”、关中方言区属于“北方官话”、陕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对于生活在关中地区的西安人,对于关中话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所以本文主要介绍陕西方言中关中话的语言特点。

陕西关中方言以西安话为代表,其具体特殊之处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均有体现。

一、语音

西安话的语音方面,因其属于北方方言,与普通话并无较大区别。总体上来看,西安话语气短促有力,说出来掷地有声。从语调上来看,西安话的语调相较于普通话均高一个语调,同时重读较多。

从实例中来看,最快掌握西安话的方法就是将普通话中的“阴平”读作轻声,“阳平与上声”顺次后移一个,去声不变,就可以大致的说出西安话,即在普通话中音调为阴平的字,在西安话中就有可能读作轻声,阳平有可能读作上声,上声则有可能读作去声,去声则保持不变,重读即可。比如:“手”这个字,在普通话之中是上声,在西安话中就读作去声的重读,组成词来看,“手机”二字,在西安话中则分别读作去声和轻声。

很有意思的是,在西安话中有“天”“千”不分的现象。比如:“天空”一词在西安话中读作“千空”“钢铁”读作“刚且”

二、语汇

西安话和各地方言一样,有许多自己独有的词汇,在这里,我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词汇进行介绍。

咥(die二声)——吃 嘹——好 谝——聊天

撒(二声)——头 雀(qiao二声)——鸟 渗(sen)——冷 这嗒——这里 喔嗒——那里 啊嗒——哪里? 啊个——哪个? 白雨——大雨 搡眼——眼馋 利索——麻利 拌嘴——吵架


夜儿个——昨天 前儿个——前天 明儿个——明天 今儿个——今天

在西安方言之中,类似这样的特殊词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是,总体来看,这些方言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大量的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因素。具体来看,就是西安方言有单音节词代替多音节词的情况。比如:抬——保存,糙——生气,等等。

同时,在西安话中,还有不少的特有词语能够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踪影,比如:“僚”是“好”的意思,《毛诗·国风》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诗·小雅》之中有这样一句“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西安话中的“僚”字保留了诗经中的古意,表达了美好之意。还有“谝”字,是闲聊之意,在《尚书·秦誓》之中有这样一句“唯截截善谝言”,在《靖康传信录·卷三》之中,有这样一句“近君子,远小人,唯有利口善谝言为足信。”同样,谝字也保留了善于探讨之意,但是这个字的词义从贬义变成了中性之意。与前两字情况相同的还有“咥”,这个字在《南越笔记·卷九》“罗浮有哑虎,不啸不咥。”和,《耳拾录二编·卷一》“即下而虎出,将咥之。两句中也有体现,通知“咥”字也保留了“大吃”之意。

三、语法

西安话的特殊性在语法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疑问句,一个是儿化音的运用,还有一个是“上”与“下”的问题。

陕西话的疑问句比较特殊的两方面在于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两个方面。 特指问句之中,询问地方经常用祈使句“哪嗒”,询问事情经常用“甚”或者“啥”来代替普通话中的“什么”这一疑问词,询问原因的时候,一个“咋”字,或者“咋咧”就可以代替一切疑问或者代替“怎么”和“为什么”

在是非问句之中,动词+不,表示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提问,比如“走不?”“去不?”“吃饭不?”等等。询问事情是否发生或者成功,用动词+了没(mo)的形式,比如“走了没?”等等。



西安话传承广,魅力大,气势强,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大的继承性。对陕西话最好的诠释就是唐诗,唐朝定都长安,遥想当年,用中古音的西安话念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类的唐诗该拥有怎样的气势。在当今普通话普及的情况下,西安作为西北大都市,人口来源复杂,纯正的西安话正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构成变化、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纯正的西安方言正随着乡土文化的老去而逐渐偏离大街,走入小巷,最终会随着老秦人的老去走入博物馆。作为陕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文化璀璨的遗产之一,我们需要将西安话留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西安方言词汇研究》,于新鑫,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 《陕西方言“说”字等的读音》,孙立新,《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 《陕西方言词汇和语法的几个特点》,张崇,《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 《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吴媛,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 《陕西方言中的疑问句考察》,东芳,语文学刊》20109 《陕西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孙建华,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d6fa2149649b6649d747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