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金小时候的故事_巴金人物影响

2023-02-19 02:5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巴金小时候的故事_巴金人物影响》,欢迎阅读!
巴金,小时候,人物,影响,故事

关于巴金小时候的故事_巴金人物影响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巴金小时候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关于巴金小时候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年,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巴金从小天资聪颖,深受父母的喜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说起巴金的家族,那时也算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家族。巴金原籍浙江嘉兴,高祖李介庵作为“幕友”从浙江到四川定居。曾祖李王番,着有《醉墨山房仅存稿》。祖父李镛(号皖云),也做过官,后闲居在家,为大家庭的家长,有五子一女,他本人也印过一册《秋棠山馆诗钞》送人。整个大家庭有长辈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余人,男女仆人四五十人。

5岁的时候,巴金的父亲出任四川北部广元县知县,他也就随父母前往。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先生姓刘,教读巴金他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并且要求他们背诵《古文观止》。晚间的时候,巴金跟从母亲学读《白香词谱》中的词。那时候的巴金是个十足的“小少爷”,他在书房由六十岁的老书童贾福服侍,生活起居由杨嫂照料,平时由十二三岁的姑娘香儿陪伴玩耍。

又过了一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为庆祝祖父生日全家敬神,生性顽皮叛逆的巴金因讨厌旧礼节不肯磕头,第一次挨了母亲的鞭子。他虽然内心十分不服气,但也不敢顶撞严厉的母亲。大家族的繁文缛节、伪善的礼教一点点在巴金的面前掀开了面纱。

也就在那一年,巴金的父亲坐堂用刑,犯人受刑后还连连叩头谢恩。这一幕被巴金看见了,他非常疑惑不解,不明白老百姓以一种什


么样的心理面对这样的人生。

不久,巴金的奶妈在厨房偷吃黄瓜。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就命人用皮鞭抽打奶妈。年幼的巴金看到了之后,心中突然涌起莫名的不快。

“初步感觉到世上许多事情的不合理。”也许,当时的巴金还不能够解释这一切的原因,更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道路,但是“不合理”的印象,却从童年时代起就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

巴金人物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

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追求真实,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 30 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巴金人物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1125-20051017),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他的文学思想核心是真与善,小说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早年因第一部小说《灭亡》渐渐被大众熟知,其后十年精力创作的《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647b53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