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诗人

2022-08-09 01:0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围城”中的诗人》,欢迎阅读!
围城,诗人

“围城”中的诗人

一、知人论诗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郭小川和贺敬之虽然都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但是其创作还是受到了各自生活背景的影响。

时代评价郭小川是具有个性的诗人,而贺敬之被评价为纯粹的政治抒情诗人。郭的诗歌体现是相信与怀疑并存的态度,这源于诗人很早就参与了政治民主活动。贺敬之是真正在延安成长起来的拥有特征的诗人,如果说郭小川是深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诗人,那么贺敬之就是被浸润在共产主义思想中长大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无不体现了他对这个社会的热爱与赞美,忠诚与信任。 二、围城中的突破

虽然十七年的诗歌创作的主基调是歌颂祖国,可是诗人们并没有成为孤独而绝望的呐喊者,他们赋予了歌颂诗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也奠定了他们在十七年诗歌创作中的文学地位。 三、诗中破体

1.“基调不变,内容丰富化

郭小川的文章中从来就不只有伟岸形象,他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给年轻一辈传授心得与感想。他曾大胆地提出了以下主张:要信任作家,不要把他们看做小孩,不要对作家提面命这种反抗式的创作态度无一例外的反映在了作品中:雪的赞歌》是诗人第一次有过突围意味的作品,并首次以女性为主体进行创作,整首叙事诗塑造了一个留守后方的母亲,妻子,女战士的形象,同时首次突破了对战士形象的一味歌颂,书写了女战士内心的纠结与彷徨。另一篇《望星空》也是他颇具影响力的诗篇。诗歌反映了诗人在歌声背后的迷茫与沉思,当诗人渴望从宇宙中获得解决问


题的答案时却失败了,所以全诗的无措感变得鲜活起来。当时许多著名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作品,在我看来,倒不如说,郭小川是为自己灵魂而活的诗人。

贺敬之则将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在他为数不多的诗歌创作中,实现了山川文化与歌颂祖国的自然结合,给读者以灵活生动的画面感。如《三门峡梳妆台》中,诗人以几近整齐的句式结构为纲,加入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禹王马蹄长青苔”“白发三千”“盘古生我新一代这些具有文化底蕴的诗句带给诗歌更多的内涵,而不是像一般歌颂诗那样空泛的歌唱,使读者在读到诗句时也能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山河的雄浑与壮丽,不由得与诗人若合一契此外,在《桂林山水歌》中,七星岩去赴神仙会,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这些内容不像是简易的小调,更像是亲身体会后诗人有感而发之情,在朴实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综合下对祖国山川抒发的感激与祝福。

2.“另辟蹊径,开拓形式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不仅有过内容上的开拓,文学的形式上也体现了其独具风貌的特点。谈到贺敬之,不得不提楼梯式的创作形式,诗人在学习和发展中最终形成了贺式风格鲁迅说过: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③贺敬之的楼梯式创作形式融入了中国的诗韵。《放声歌唱》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无边的大海波涛汹……/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这些独特的诗歌意象很容易让读者体会到中国独具特色的诗歌风味。除此之外,他的诗中也含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调,这点与郭小川的《祝酒歌》有神似之处。如在《三门梳妆台》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全诗具有韵律感,更像《平凡的世界》中五叔所唱的民间歌谣,句尾押韵更具有民族的地域色彩。

相比之下,郭小川的诗歌形式就更具中国话的特点。郭小川改变了以往短小而凝练的诗歌断句,开创新辞赋体用长句来表现诗人的悠长而厚重的情感。在《团泊洼的秋天》中,作者长篇的呐喊,不仅


没有限制了其情感的抒发,还以另一种寂静的呐喊发出更宏大的怒号。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枪炮齐发;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的千军万马!诗人以一种近乎质问的方式,用长句体现出其内心深处爆发式的呐喊,是对自身的鼓舞,也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发问。 四、知人论人

为冲出围城的诗人们,孤独却高傲的唱起生命的赞歌。 十七年的歌颂式诗人并不少见,他们对新中国的到来充满着喜悦与兴奋,在铺天盖地的歌颂声中,有的人选择继续迷失,有的人选择即刻反思,有的人选择了体例内的开拓与创新。郭小川与贺敬之作为十七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不甘于平庸,所以选择了突破,虽然郭小川因其突破更具有显性而遭受过更过的批判与指责,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创作态度,也不能因其挑战权威而抹杀其改变的价值。贺敬之在保守而谨慎的创作心态下寻求了一种更为平和的突破模式,这种创作和革新也确实为十七年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作用同样深远不可磨灭。我们所钦佩的是他们为冲出围城,孤独而高傲的唱着生命的赞歌,我们所弘扬的是他们曾在血雨腥风的日子中一路微笑,我们所敬仰的是他们为十七年诗歌注入的时代的强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25591f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