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

2022-08-27 17:1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欢迎阅读!
孟浩然,朝代,诗人,哪个

大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

孟浩然于公元68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刻苦好学,年轻时曾为读书而隐居在鹿门山,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离家远游,广交朋友,希望能够得到入仕的机会,但一直没有收获。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大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诗人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

孟浩然是唐朝的大诗人,而唐朝是在隋灭亡后才得以统一的。孟浩然在的时候正处于盛唐时期,文化、经济都达到鼎盛,也涌现很多的名家,比如诗仙李白、和孟浩然并称“王孟”的王维、画圣吴道子等,在那个时代,每个有真材实料的人都能一展身手。

孟浩然所处的唐朝的第一位的皇帝叫李渊,他本身隋帝的一位将士,隋恭帝让位给他后,就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唐”,又因为他本来姓李,所以也叫李唐。唐朝全盛的时侯,也就是孟浩然在世的那么时期,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面都取得很到的成就,开创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在唐朝的前半期,唐朝各方面都处于上升阶段,那么时候很多周边的国家都渴望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技术,唐朝也不吝啬,只要想学都一视同仁,这个时期既交给很多外族技术,本身也从外族汲取许多唐朝没有的知识。而到了唐朝的后半时期,经济、技术、文化都发展的差不多了,那么该转转型了。所以这个时期是唐朝的转型期,土地。赋税等制度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改革,这在一个程度上标志着社会再变化,人们在进步。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他能身在这样的朝代算是大幸,却也是他的不幸,没能获得一官半职,为百姓造福,一身都以隐居为主。 孟浩然生平介绍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他这一生在艺术的成就高过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但是却和王维并称“王孟”,诗歌广受后人传诵,也算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其实,孟浩然的生平还是比较曲折的,但孟浩然也在波折中得到过宁静。689年,孟浩然出身在一个有恒产的书香世家,既然是书香世家,少不了要研习诗书,年少时以读书为主,23岁在鹿门山隐居,奠定了以后的隐居路。而后可能是觉得大丈夫读那么多书不能不用,自己也想做出一番成绩,便开始了他的求仕之路,经过漫游求仕、入京求仕都失败后,心灰意冷的孟浩然再次选择隐居,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却在这段隐居时光里,有幸结识李白,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后在李白离开后,孟浩然开始四处漫游,寄情于山水。

737年的时候到幕府入职,但是不久便返回了故居,小编想习惯了山水的人,怎么可能习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第二年孟浩然背上生了顽疾,严重到只能卧床,不想后来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多位好友过来探望。经过几年的修养背上的疮也将痊愈了,但是王昌龄在被贬的途中路过襄阳,便去拜访了孟浩然,孟浩然心生欢喜,和王昌龄把酒言欢,完全忘记自己长疮不能乱吃东西,后来疮恶化,不治而亡,享51岁。

这就是孟浩然的生平,曲折过,也平静过。于孟浩然而言,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与友人一起寄情于山水的时候吧。 孟浩然的山水诗介绍

人这一生一定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孟浩然这一生仕途不顺,经常隐居山林,到处远游,对于祖国的山河怕是看了个够,对于沿途的风景也就变成了现在脍炙人口的诗句。孟浩然的山水诗中,要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的山水最为壮阔。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时,孟浩然赠给友人的以作离别留念,诗篇的前半部分洞庭湖的波澜壮阔、浩渺无边,天空的一望无际,来表现祖国的山河壮阔;后边部分则借大好山河,自己却不能一展身手,入仕不得的落寞,以及急于做出一番事业的焦急心情。

而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一诗中,孟浩然借秋来表达自己隐居的安逸,秋日登高、大雁纷飞、归村人、渡头歇息的渡船等这些意象,都是孟浩然在隐居时每天所见,看着这些景物,感受秋天的秋高气爽,字里行间都是诗人对于现在生活的喜爱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两耳不闻


窗外事,每天就这样平平静静、安安逸逸的也没什么不好。

孟浩然的山水诗体现了他平和自然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孟浩然的山水诗在中国诗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7cb043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