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修身养性,做文明少年

2022-07-15 01: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论语》修身养性,做文明少年》,欢迎阅读!
论语,修身养性,文明,少年,学习



学《论语》修身养性,做文明少年

【导言】

在农村小学,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是很高,自私自利、没礼貌、爱骂人、缺爱心、无责任感、无荣誉感等不良习惯在他们身上经常表现出来,孩子人格养成教育成为教师经常面对的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的韩愈就告诉我们教师教学时要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德育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是不可能成才的,教学生做人是件大事,学生只成才不成人说明教师的教学并不成功。本学期我们五年级的国学经典的教材是《论语》,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案例】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这时一个家长进来了,我一看是闫某龙的爸爸。原来他是来学校了解他儿子学习的情况的,我忙请他坐下,他一坐下就向我打听他儿子的学习情况。我向他介绍了情况:刚接班时闫银龙的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下等,成绩不是很好,平时上课不够认真,经常开小差,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课堂作业写得很潦草,有时没做完就交上来。衣服穿得也不够整洁,头发经常乱糟糟的,很邋遢的样子,批评他他也没什么改变。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生了变化,课堂作业写得工整了,家庭作业也能及时完成,现在穿衣服也整洁了,整个人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闫银龙的爸爸听了我的介绍后,他说:“是的,我最近也发现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到学校来了解一下,他为什么最近变化这么大?”我到班级中把闫银龙叫到办公室,向他了解他变化的原因。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自从学习了《论语》后,我就知道了要从小孝顺父母,不要让父母老是为自己担心,要认真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香九龄,能温席”,小黄香九岁就知道能为父亲暖被窝,我也应该好好学习,为父母分忧。老师,你在《论语》课上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这样做吗?”我想起了在学习《论语》第一单元《孝敬》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动画小课件,新鲜生动的教学形式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我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动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呀?学生一下就说出要孝顺父母,我乘势引入课文《孝为根本》,通过课文,学生理解了我们应该要孝顺父母。并且让学生讨论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同时布置了一个作业,晚上回家给父母洗脚,并写一篇作文,写出自己给父母洗脚的过程,父母的表现和自己的心理感受。原来闫银龙是学习了《论语》之后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闫银龙的爸爸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对我说:“还是老师有办法,让我家的孩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真是谢谢老师呀!






这学期,自从学习了《论语》之后,我们的班级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有的学生不再张口骂人了,有的学生变得有礼貌了,有的爱帮助人了,有的学生开始关心同学关心班级了„„班级的学生变化真大,都是因为学了《论语》。上次作文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人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并把洗脚的过程写下来,同时写出感受。有好多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并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思】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论语》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结晶,通过学习《论语》,学生学会了做人的原则、君子的风范、学习的态度、人生的智慧。学习《论语》,不但没有给学生造成负担,却给学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成为文明少年。学习《论语》给学生带来的影:

1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学习《论语》能够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正是“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论语》的学习,不仅更喜欢看书了,而且优美的文化经典范文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经据典。他们已经从诵读国学中尝到了“甜”,学生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3.学习经典《论语》,促进学生行为规范

在我们班国学经典《论语》后,不少家长就很支持,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辛劳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学生写的《我为爸爸、妈妈洗脚》的作文,就让我感到学生的变化是发自内心的,是平常说教所没有做到的,而学习《论语》后却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是令人欣喜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的学习经典。 1.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的电教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2.争取家长的配合结合,提高效率

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开家长会,给家长讲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取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双管齐下,才能把诵读更好的落实下去,提高学习经典的效率。

3.开展“学习《论语》,做文明少年”的读书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对经典的理解。比如一个月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办国学经典学习小报比赛,加强学生对经典学习的理解等。

小学生经典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古代的经典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的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得到的发展,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内在的思想素质,让学生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学习态度,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做一个新时代的文明少年。

【参考资料】

1]徐梓.小学国学经典教材《论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2]黄怀信.《论语》中的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3]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4]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7be561a98271fe910ef9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