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说课稿

2022-03-25 09:0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揠苗助长》说课稿》,欢迎阅读!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说课反思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 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位。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潜移默化地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说教学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质疑、朗读、表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 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准备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一篇新的课文,在学生还没有阅读之前,他们肯定有很多疑问。那么,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并且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三个问题,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在老师的辅助对一篇陌生的课文逐步熟悉,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也熟悉了生字词,达到了初读课文的教学效果。

()指读课文,学生字词在初读课文过后,我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且学习生 字新词。学生朗读完一个自然段我会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引出生字词,再指导生字书写,然后 换一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再读本段。读完课文,也就学完了生字,最后复习巩固生字,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来完成生字词的教.

(三) 、齐读课文,感知大概通过回归整体,再读课文,指名回答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内容。


() 精读品味,议中悟理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思路,采用逆推 情节,顺推结果的方式.我逐步提出了禾苗为什么枯死、为什么要把禾苗往上拔高两个问 题,从结果推原因,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也使学生明白了学习方式的 多样性,渗透了新的学习方法,这比读懂这篇课文重要得多。语文的学习,一方面是学习语 言, 另一方面也是学习方法的过程。 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语言的情 况下,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语言知识,找到越来越多 的学习方法,拥有越来越多的创新精神。

(五)演演比比,加深理解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演一演 这个寓言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纪的小学生,对表演 的欲望很强烈, 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学生好表演的天 性得到了释放,同时也再现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两全其美。

(六)劝导农夫,得出寓意新课程标准上提到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给 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这是语文教师所不容忽视的。 在教学的过程的尾 , 我贴出了课文的插图, 图上画着一位农夫在炎热的气候下在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禾苗. 我于是顺水推舟地提出:同学们,看着这位农夫在这么炎热的气候下,辛苦地拔禾苗,你忍 心吗?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慢慢地他们由笑话农夫转化为同情农夫, 产生帮助他人的思想。 这个过程就是本课人文性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67e235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