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2022-04-21 11: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古诗词

1《庄子秋水》

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2《楚辞渔父》

1、★谈谈你对《楚辞•渔父》的理解。 通过虚拟的人物对白,表现了屈原内心的矛盾冲突。理想碰壁,是保全自己的理想,还是舍弃自己的理想,面临着抉择。渔父的洒落脱尘,全身远害;屈原的执着,坚守信念的形象。没有褒贬,只有志趣取舍的差异与理解。

2、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更加形象生动,对比更加鲜明。 3、★《楚辞•渔父》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开放题)

我更欣赏渔父的“洒落超脱,全身远害” 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它方面的束缚。

4、★《渔父》对后世文人所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渔父”这一形象上,其原因何在?

因为渔父本身还是洁身自好的,在他的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其游容于山水之间,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显然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更加轻松、自由。所以,后世文人面对挫折时,“渔夫”的意象总能够促发情思,让他们吟咏不绝。 5 ★如何理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 翻译: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2)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6、对比《卜居》,看二者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自设问答,以申己志。渔父形象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接近。

不同之处,《卜居》着力表现屈原精神的坚贞执著,而《渔父》中的屈原是站在与渔父相对立的立场上的,作品很好地保持了两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张力。

7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篇是自设问答的? 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长林赋》 8、习题

1)诗的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屈原《渔父》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修辞方法:比喻、对比 3)文中写了两种人生态度:

一个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4文中歌颂了永葆高洁的志向和以死殉志的崇高精神

9、说说《诗经》《楚辞》的不同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从汉代始就成了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1)产生的时间、地域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产生的地域相当广阔,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2)作者

诗经的作者众多:有普通百姓,有公卿士大夫,还有当时对作品分类加工的高级乐官太师等。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 3)风格、内容

a风格:诗经大多质朴优美,楚辞大多华美瑰丽。

b内容:诗经偏重客观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题材有民生疾苦的、恋爱婚姻的、生产劳动的、祭祀宗庙或神灵的等。楚辞大多偏重借助对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等的叙写抒发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 4)形式、长短、章法

《诗经》以四言为主,杂以一到九言。诗经》中多种多样的句型,可说是后代各种诗体发展的滥觞。押尾韵,形式多样,奠定了我国诗歌押韵的基本样式。善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均收到美的效果。楚辞以七言为主,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祭十二郎文》

艺术特色 1、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 2第二人称的写法,真切感人。采用对话形式,称已故之人为“汝”变千里遥祭为当面凭吊,似乎十二郎就在近前,话语朴实,如泣如诉。 3、语气词的使用 (三)诗歌


1《诗经秦风蒹葭》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1、主要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2《雅》主要包括周民族的史诗,还有一部分是士大夫写的反映社会内容的诗。 3《风》主要包括一些地方性的民谣,如表现生活气息的婚姻、爱情诗 2艺术特色

1《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2《诗经》主要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

3《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4《诗经》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

5从表现手法看,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3、习题

1诗的出处:出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秦风•蒹葭》

2诗的主旨:表达对伊人的仰慕、思念之情。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比兴手法,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4)意境创造的特点:意境矇眬,耐人寻味 2举例说明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有哪些不同的美学特征

1)李白的诗歌歌颂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热,风格豪放飘逸。如《秋浦歌》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杜甫诗集中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号称”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如“三吏” “三别”中杜甫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抒情融为一体。还有<石壕吏>等。 3不同的创作方法:李白善用虚;杜甫善用实。

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的风格是清雄奔放;杜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3、杜诗的艺术成就 1“沉郁顿挫” 2)兼容并蓄;

3炼字对仗,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4)内容深远。 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体现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三吏”“三别” 4《长恨歌》

1本篇中对李杨爱情有无批判、讽刺内容?如果有,请指出,并加以评论。

开卷“汉皇重色思倾国”以下,渲染玄宗得贵妃后纵欲、行乐,具批判讽刺意义。在文学思想上,作者主张文学反映社会,诗兼“美刺”这决定了他对李、杨爱情持讽刺批判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首描写杨贵妃的诗歌《胡旋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长期以来,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为什么?

形成理解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题材本身,作者的处理是介于历史和传说之间;

其次,在情感态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作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5《无题二首》

1、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试举例分析诗中的对句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如颈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独留青冢”相对,动与静、生与死、风光与孤独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去国之恨,留葬异乡之哀怨,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表现出来。而“朔漠”与“黄昏”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也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6《燕歌行》

1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尾写“李将军”有何意味?

诗歌前半部慷慨出师、血战杀敌,体现了一种雄壮激昂的情感;后半部则又表现出一种“沙场征战苦”的哀婉沉重。两者之间形成矛盾。

李广是汉代名将,以善于打仗和治军著闻于历史,诗结尾写“李将军”是借助对历史上名将的回忆,反衬当时将领的无能和腐败。 2)列举诗中的对比。

如: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怙宠贪功;士兵的辛苦久战与将军的失职、纵情声色等。 7《蝶恋花》

你知道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吗?你认为他的借用效果怎样?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引用时作“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王国维别裁名


人词句,赋予新意,启发多多,已为学界所接受。 8《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b46b9e0975f46527d3e1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