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十五首 未走之路

2022-03-31 23:0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十五首 未走之路》,欢迎阅读!
北岛,之路,孩子,十五

厚积薄发 一鸣惊人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十五首



佛罗斯特:未走之路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极目眺望其中一条路的尽头, 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 因为它荒草丛生,人迹罕至; 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 两条路几乎一模一样。



那天早晨两条路都铺满落叶, 落叶上都没有被踩踏的痕迹。 唉,我把第一条路留给将来! 但我知道人世间阡陌纵横, 我不知将来能否再回到那里。



我将会一边叹息一边叙说, 在某个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后: 曾有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手, 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 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诗人简介

罗伯特•佛罗斯特于1874326日出生在旧金山,20世纪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前半段的人生曾从事记者、教师,也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但这一切都与愿相违,使他郁郁寡欢。不过也因为这些日子,让他亲近了乡村景色与自然风光,影响他未来诗作的呈现。直到1912年,佛罗斯特决定全心投入创作,卖掉农场,辞去教职工作,举家迁移到英国,更在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少年的心愿》(A Boy's Will),引起评论家广大的关注;紧接着出版的《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oston)更令人耳目一新。三年后他载誉归国,成作文qq群:334537274 电话:84868258

- 1 -


厚积薄发 一鸣惊人

为美国诗歌新潮流的领袖,作品开始被大量出版,渐渐成为享有世界声誉,极深受读者欢迎的美国一流诗人,更四度荣获普立兹诗歌奖。



诗文赏析

本书收录佛罗斯特86首诗作,分别取自他于1913年所著的《少年的心愿》

1914年《波士顿以北》、1916年《山间低地》、1923年《新罕布什尔》及1928年的《小河西流》。是他从伦敦初试啼声,到评论家无不热烈讨论,并逐渐享有名誉的各阶段经典作品。

佛罗斯特的诗作可大致分为抒情短诗与戏剧性强的叙事诗,题材上受经营农场的经历影响,多为农家与自然,虽然他自己对那十三年不甚满意,郁郁寡欢,但诗人对周遭敏锐的观察与纤细的感受,并无因此消褪。农家的生活细节、对话、思维等充斥在诗句中,彷佛那再平凡不过的每一家、每一日,都被他放置在显微镜底下呈现,转变成一篇篇生动的故事。那些灰暗、忧虑的日子,反而成为他往后茁壮的养分。

此外,与乡村景色的朝夕相处,使佛罗斯特的诗歌也脱离不了自然题材。是,他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悲痛经验,使笔下的自然既不温暖,也不轻甜,而是时常充满孤独与死亡,如冬、雪、冰、霜、枯叶、凋零的玫瑰、灰色的草,即使是“蝴蝶”这样轻盈美丽的生物,也被以悼念的方式写下“你狂恋过的花儿如今也都凋谢,……”、“那时候我惆怅的薄雾,还没有笼罩这整片原野,……”。

整体来说,佛罗斯特总寓深刻思考于朴实的内容与诗句中,那并非述说着世界的现实与悲苦,而是呈现人性的千姿百态,及自我的追寻,也因此,无论手法为抒情或叙事,题材为自然或农家,其诗作总弥漫着一股抑郁低沈的气氛。

他创作的著名诗篇有<未走之路>、<雪夜在林边停留>、<金子般的光阴永不停留>、<一堆残雪>……等。

作文qq群:334537274 电话:84868258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348c2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