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端午节的故事来历

2022-06-03 14: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聊一聊端午节的故事来历》,欢迎阅读!
端午节,来历,故事



聊一聊端午节的故事来历



阴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别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就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个天必不行少的活动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听说,吃粽子和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因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听说就是为了压邪。即便端午节年年过,但就是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录。听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这天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同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悉就是打捞贤臣屈医生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望哀思,人们划船江河之上,今后才渐渐发展成为龙舟比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唐朝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听说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可以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良伍子胥含冤而死以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




这类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教育》。他以为,五月初五就是古代呆;越地域“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原因就是; ( )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有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就是龙舟。



( ) 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何况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风俗。 ( ) 古代五月初五日实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民俗,这理应就是“像龙子”的纹身风俗的古迹。



四、恶日说



据《史记》记录,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原因就是这个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民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就是广泛现象。这样,在这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五、夏至说



持这个见解的刘德谦在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原因:



1、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民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必定就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民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



“采杂药”等,实质上与屈原没关。



3、岁时风光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说就是:“日叶正阳,时中间即端午节正就是夏天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




节的最早发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宽泛。由于屈原的人品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个纪念日归之于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80d9dd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