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知识点总结

2022-08-31 11: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插秧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秧歌,知识点,总结

插秧歌知识点总结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杨万里的《插秧歌》浅显易懂,学生在解读诗歌内容方面没有多少难度,比解读李商隐的诗歌容易多了。但是我们一定得注意这首诗歌放在高中教材。他一样可以放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像杨绛先生的名作《老王》,初中教材选用,高中教材也选用,但是不同教学段,教师使用教材、处理教材是不一致的,一定基于不同教学段学生的认知。那才能真正理解编辑的意图。

首先,我们从表层来看杨万里的这首诗,也叫认知层面。好多资料都会拿这首诗来解释“诚斋体”的特点:平易自然,清新活泼。诗人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读杨万里的诗歌,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这一点可以和《滕王阁序》做个比较)。我们能分别从解读诗歌的几个要素来初步解读。

人物:田夫田妇,大二小儿,典型的古代农耕生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非得借助大量的人力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作过程。《观刈麦》中最典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丁壮在南冈。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时间地点:雨下如注的秧田。

事件:首联的四个动词,白描手法展示江南秧田劳作场景。

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后三联中看出,诗人对雨中全家老少辛勤劳作的礼赞之情。

如果解读到这一层次,符合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学生只要能熟练背诵并且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复述出来,就可以看作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但是这篇文章偏偏放在高中。我们就不能不考虑浅文深教,探究一下诗人 究竟想通过诗歌表达什么,要知道“言在此意在彼”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不妨问一问自己,这首诗仅仅是礼赞么。礼赞用直抒胸臆似乎比白描更好。透过表层,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宋代陈师道有〈田家〉一诗: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直接说出田家之苦是外人不知道的,外人是来郊野一日游,散心踏青,只有脚上沾满泥土躬耕南亩的农人才知道田家乐背后是什么。杨万里的这诗也是,表面上看起来和谐的男女老少齐动员,其乐融融。实则埋藏着多少农家的辛酸和无奈。诗词中的“小儿”这个人物形象,不是悠哉地骑在牛背上,信口横笛吹,也不是疾走追黄蝶,溪边垂丝纶, 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一般而言小儿少有直接参加农事


活动,〈观刈麦〉中小孩子也仅是承担着送饭任务。但是在这首〈插秧歌〉中,小儿子承担着繁重劳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忙着拔秧苗。须臾不能离开,离开他这一环,整个紧张有序的劳动就要中断。要不是没有办法,哪会让一个小孩子参加不属于他参加的农事活动。

农忙时节就是战时状态,"笠是兜鍪蓑是甲",就是这样的装束也阻挡不了大雨的浇注,雨从头湿到胛。斜风细雨,青苙,绿簑衣这些唯美的东西只是审美,只是士大夫的浪漫臆想。农家更多的是暴风骤雨,百亩之田,毋失其时,废寝忘食,于是“朝餐”自然能免则免,休息也是不敢指望的,哪怕“半霎”龙口夺食,农人自知时间宝贵。此时此刻,根本不是“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悠闲时光,也没有罗敷经过,自然不会“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的片刻休憩。全家老小所有的心思都关注着自己的秧田和秧苗。

对农人来讲,田园劳作,没有田园牧歌那样的浪漫,有的只是疲惫和辛酸。

经过儒家文化洗礼的士大夫,不会对此情景只作审美式的吟唱和浅层次的礼赞。身份不允许,他们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方父母官。劝课农桑,修路架桥,为官一地,造福乡梓才是他们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在农耕时代,士大夫对土地也好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民是充满敬意的,重耳在逃亡时飢饿难当,向乡人乞讨食物,但那人只给重耳一块泥土。重耳十分愤怒,正想鞭打那人的时候,子犯跟重耳说泥土的价值致使重耳膜拜;李坤有悯农诗歌两首,高适诗歌中有一句:惆怅悯田农,宋代 王炎在《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中说”人间辛苦是三农”;白居易在《夏旱》中有两句"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在《观刈麦》更是喊出“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苏轼做地方官员时,参加过的祈雨活动就有十多次,在凤翔祈雨成功后,欣喜书写千古名篇《喜雨亭记》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明古代的士大夫们常怀悲悯心怀来看待农事活动甚至主动参与其间。所以,我们应该从这首诗看到杨万里的悲悯。其实他的其他诗歌中也有许多体现出其民本情怀的诗歌,《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此外还有类似反映农民生活诗篇。如〈悯旱〉《农家叹》《秋雨叹》《过白沙竹校歌〉。

第三个层次,我们应该揣摩编辑选这首诗的用意。

原先我们见到的网传部编版教材中和〈芣苢〉在一起的是苏轼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题目是收麦,但是都是侧面描写,没有正面来描述劳动过程,更多的是写长者的酬谢之情,和第二单元的主题主旨不吻合,替换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2019年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阅读,节选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插田歌》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儜如竹枝。描述的正是农人田间劳作的美景,前两句是不是和杜甫的”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的美景颇为相似,尤其是“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插田画面,表达农民劳动的愉悦。这首描写劳动的古诗也可以入选教材呀。显然是编辑认为如果简单传递给青年学生这么一个信号,劳动是愉悦的,快乐的,但是走入社会后,一旦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学生么如何相信教材的教化作用,讲真话都没有啊。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风花雪月诗与远方这些看起来无比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是在培养诗人,不单单是审美,而更应该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当代合格公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教育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

从以上两点看,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教材是仔细斟酌反复比对的结果。

教材所选诗歌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教化作用。这首诗是和〈诗经〉中的〈芣苢〉放在一起的,采摘芣苢,这个动作轻松,也马上就可以有劳动果实“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可以说只要参与到劳动中去,有时候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让劳动着品尝到劳动果实,劳动者顷刻之间就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不是所有的劳动都会即可由劳动果实,大多数还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如果不能立竿见影般体会劳动的成就感,在劳动的过程中又该来如何教育青少年。无非就是将这个劳动过程做到尽善尽美。

我们具体来看,首先得不惧怕恶劣的劳动环境,风雨吹打烈日烘烤这些是农人必须面对的,不能因为条件艰辛就逃避,越是困难越要上前。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伟大征途中,需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暗礁风浪不会少,随时都要有爬坡过坎的心理准备。

其次是得有时间观念,不可能都是八小时工作制,也不可能朝九晚五那么舒适。一旦到了节令不等人的关键时刻,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是常态。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第三,得有踏实有为,专注无比的工作状态。第三联中的”折腰“意思是弯着腰。 《唐语林·补遗四》:“折腰而趋,流汗喘乏。”没有这样的工作状态不行。

一首诗歌的解读,我们最好多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表面看起来一目了然的诗歌,切不要认为我们就读懂了真实内涵,要多思考多探究作者的真实内心,将看不见的东西解读出来才是诗人的“知己”,此外应该明白编辑的良苦用心,毕竟我们是用教材来为国育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c86c5e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